忽闻摧岱岳,吾党更何依。
敛枕看炊黍,登楼送落晖。
祥麟伤史笔,山鸟怪儒衣。
此道终难绝,他年有是非。

闻考亭先师之讣时党禁方严

《闻考亭先师之讣时党禁方严》,宋代诗人程永奇。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听闻考亭先师去世的消息时,感受到的党禁政策的压力和对先师的哀悼之情。诗中通过描绘作者在听到噩耗时的情感变化,展现了当时社会政治环境的严酷性。

译文:
突然之间,我听到摧毁了岱岳山的消息,我的党友啊,我们还能依赖谁?

赏析:
诗的开头用“忽闻摧岱岳,吾党更何依”直接点明主题,表达了对先师逝世消息的突然得知和内心的震惊。”此道终难绝,他年有是非”则表达了对先师的怀念和对历史变迁中道德观念可能被忽视的忧虑。全诗简洁而有力,情感真挚,语言优美,体现了宋代诗词的特色。

注释:

  1. 忽闻摧岱岳:突然之间,听到摧毁了岱岳山的消息。岱岳,泰山的别称,这里用来象征先师的地位或影响力被摧毁。
  2. 吾党更何依:我们的党友啊,我们还能依赖谁?这里的“吾党”指的是作者所属的政治党派或团体。
  3. 敛枕看炊黍:收起枕头观看煮着黍米的炊具,形容作者在悲伤之下仍然关心生活。
  4. 登楼送落晖:登上楼台目送夕阳西下,象征着作者对先师的不舍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5. 祥麟伤史笔:比喻因历史的记载而受到伤害的麒麟(象征珍贵的历史资料)。这里指史书记录了先师的事迹,也暗示了历史的残酷性。
  6. 山鸟怪儒衣:山里的鸟儿奇怪地穿着儒者的服饰,反映了作者对传统文化被破坏的哀痛之情。
  7. 此道终难绝:这条道路最终难以断绝,表达了作者对坚持传统价值和道德信念的信念。
  8. 他年有是非:未来还会有是非之争,反映了作者对未来政治斗争和社会变迁的担忧。

《闻考亭先师之讣时党禁方严》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理的诗作,它不仅展示了作者对先师的深切怀念,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复杂性和作者对于文化传承的思考。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分析,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文学的特点及其在历史和文化背景中的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