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陈谋,谓吴兵正炽。越勇难施。破吴策,唯妖姬。有倾城妙丽。
名称西子。岁方笄。算夫差惑此。须致颠危。范蠡微行,珠贝为香饵。
苎萝不钓钓深闺。吞饵果殊姿。素肌纤弱,不胜罗绮。
鸾镜畔、粉面淡匀,梨花一朵琼壶里。嫣然意态娇春,寸眸剪水。
斜鬟松翠。人无双、宜名动君王,绣履容易。来登玉陛。
解析:
第1句:“种陈谋,谓吴兵正炽。越勇难施。”
注释: “种”可能指的是一种策略或计划;“陈谋”指的是深思熟虑的计谋。这里的“吴兵正炽”意味着东吴的军队正处于鼎盛状态,而“越勇难施”则暗示着越国的士兵难以发挥作用。
第2句:“破吴策,唯妖姬。有倾城妙丽。”
注释: “破吴策”可能是指破坏吴国的计策或策略;“妖姬”指的是美丽的女性。这里强调的是使用美女来瓦解吴国的策略。
第3句:“名称西子。岁方笄。”
注释: “西子”通常指代美女西施,这是古代对美人的一种美称。“岁方笄”表示女子的年龄已经达到成年礼(古代女子十五岁时举行笄礼),暗示这位女子即将被用于某种重要的目的。
第4句:“算夫差惑此。须致颠危。”
注释: “夫差”是吴王的名字,这里用来指代他。“惑此”即沉迷于此。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吴王沉迷于使用美人来破坏吴国的计策,那么最终会导致国家的灭亡和崩溃。
第5句:“范蠡微行,珠贝为香饵。”
注释: “范蠡”是春秋末期的名臣,后来成为楚国的大臣。“微行”指的是秘密地行动,不引人注目。这句话描述了范蠡在暗中行动,用珍珠贝作为诱饵来获取情报或影响他人。
第6句:“苎萝不钓钓深闺。”
注释: “苎萝”是古代传说中一位贤惠的女子。“不钓钓深闺”意味着她选择隐居生活,不被外界所吸引。这句诗可能是用来描述她的高洁品质或拒绝世俗诱惑。
第7句:“吞饵果殊姿。”
注释: “吞饵”指的是接受诱惑或被利用。“果殊姿”表示结果确实不同寻常或具有非凡的魅力。这句诗可能是在赞美那位女子的美丽和智慧,即使在受到诱惑的情况下也能保持自己的本色。
第8句:“素肌纤弱,不胜罗绮。”
注释: “素肌”指的是白皙的肌肤,没有化妆的痕迹。“纤弱”形容身材瘦弱。这里的描述可能是在描绘女子的美貌与柔弱并存的特点。
第9句:“鸾镜畔、粉面淡匀,梨花一朵琼壶里。”
注释: “鸾镜”是一种古代的镜子,常用来形容女性的容颜美丽。“粉面”指的是涂抹了粉底的脸颊。这句诗可能是在描写女子化妆后的容貌和气质,以及她在众人面前的优雅举止。
第10句:“嫣然意态娇春,寸眸剪水。”
注释: “嫣然”是指女子微笑的样子,显得非常甜美。“意态娇春”形容她的神态和姿态都充满了春天的气息。“寸眸剪水”则是形容她的眼睛像剪刀一样锋利,能够穿透水面看到深处。这句诗可能是在赞美女子的美丽和聪明才智。
第11句:“斜鬟松翠。人无双、宜名动君王,绣履容易。”
注释: “斜鬟”指的是斜戴发髻的动作。“松翠”形容发髻松散而有生气。“人无双”表示独一无二或无与伦比。这句诗可能是在描述女子的外貌和她与众不同的气质,使她成为了君王注目的对象。“绣履容易”可能是指她的穿着华丽且容易驾驭,使得君王对她更加宠爱。
第12句:“来登玉陛。”
注释: “玉陛”指的是宫殿台阶的美称。这句诗可能是在描述女子被君王召见并登临宫殿的情景,象征着她得到了极高的荣誉和地位。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女子及其在历史背景下的独特地位。通过对比女子的美丽与智谋,诗人表达了对女子智慧和勇气的赞美。同时,通过对吴国和越国的战争、政治局势的描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动荡不安和对权力的争夺。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体现了古代文学的艺术魅力,也反映了历史的沧桑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