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诚屡吐,甬东分赐。垂暮日,置荒隅,心知愧。宝锷红委。鸾存凤去,辜负恩怜,情不似虞姬。尚望论功,荣还故里。
降令曰,吴亡赦汝,越与吴何异。吴正怨,越方疑。从公论、合去妖类。蛾眉宛转,竟殒鲛绡,香骨委尘泥。渺渺姑苏,荒芜鹿戏。
【注释】
薄媚:薄命女子。哀诚:悲伤的诚意。甬东分赐:在甬东受到分赐。垂暮日:黄昏之时。置荒隅,心知愧:置于荒野,内心深感惭愧。宝锷红委:宝刀被丢弃,红色的刃已变黑。鸾存凤去:鸾鸟尚存,凤凰已被驱散。辜负恩怜:辜负了君王的怜悯。尚望论功:还希望能论功行赏。荣还故里:荣耀地回到故乡。降令曰:皇帝下诏说。吴亡赦汝:只要吴国灭亡,你们就可以免受刑罚。越与吴何异:这和对待吴国有什么区别呢?正怨:正当怨恨。方疑:也正在怀疑。合去:应该离开。蛾眉宛转:蛾眉婉转如舞。竟殒鲛绡:最终死于鲛绡之上。香骨委尘泥:她的香骨已经化为尘土。渺渺姑苏:指苏州的山水景色。姑苏台,又称胥门、胥山,是苏州城的名胜古迹。姑苏,即苏州,古时吴国的别称。荒芜鹿戏:苏州城曾经是一片繁荣的景象,如今却荒凉得只剩下鹿在那里嬉戏。
【赏析】
《薄命录》是唐玄宗天宝年间,诗人李白创作的七言绝句组诗,共20首,其中第17首为《薄命》。全诗描写了一个薄命女子的悲剧遭遇和不幸命运,表达了对统治者不恤民力,穷兵黩武的不满和愤慨之情。
这首诗以“薄命”为题,从开头到结尾,都围绕这个题目来展开情节。《薄命录》中的女子是一个典型的悲剧人物形象,她的命运悲惨,性格刚烈,具有强烈的反抗意识,而这一切又都是由于当时社会制度造成的。因此,诗中虽然写了一些女子的悲苦生活,但主要表现的是对社会制度的强烈控诉。
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一个弱女子的悲惨遭遇。她因为多次表达忠贞的心愿,所以被分封在甬东地区,后来在晚年时,她被遗弃在荒野之中,心中充满了惭愧之意。最后两句则描绘了这位女子死后的情景,她的尸体已经化作尘埃,而她的美貌也消逝殆尽。
这首诗的主旨在于批判当时统治者的昏庸无道,对于他们的不仁不义行为表示出了强烈的反感和抗议。同时,诗中的女主人公也是一个坚强不屈的女性形象,她敢于对抗邪恶势力,敢于为自己的信仰而斗争。这种精神品质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