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龙不知身变化,犹认潜鳞为故我。
先生曾出雨八纮,浪静波恬归海卧。
先生两处领桂台,梦寐一生游学舍。
阿宜移扁就山窗,铁画银钩金钮锁。
绿阴闭户不知春,长日观书谁觉夏。
天上吹香遍远山,月中散影流清夜。
先生见扁如坐斋,随行不用木上座。
攀枝踏影弄猿鹤,万事不到桂丛下。
天下清芬是此花,世间最俗惟檀麝。
后车还许乐天陪,吟笔更须侯喜把。
几人名遂不知几,一日仓皇方泪堕。
人知德祐不出高,岂识咸淳归计果。
平生一瓣桂台香,口诵翁诗几百过。
旧台何在桂凋零,日暮哀禽自相和。
今台喜见桂婆娑,往来不碍江鸥社。
旧台不见见今台,依旧风流压江左。
他年人访桂台游,旧名更复因今播。
月中桂树最久长,此树还如月轮大。
诗句释义与赏析:
- 桂台
- 注释:一种高峻的楼阁,通常在寺庙或宫殿中。
- 译文:我曾在神龙寺修行多年,虽然身已化去,但心仍记得那潜居水中的影子。
- 赏析:这里用“桂台”比喻修行之地,表达了诗人对过去修行生活的怀念和记忆。
- 先生曾出雨八纮
- 注释:八纮是指四方极远之处,雨出则意味着恩泽普降。
- 译文:先生曾经教化天下,如同甘霖普降,让四方之人受益。
- 赏析:此句描绘了先生教化之广泛,以及其影响力之大。
- 浪静波恬归海卧
- 注释:平静如海,形容环境宁静。
- 译文:先生两处领桂台,生活悠然自得,如同海中的鱼一般自在。
- 赏析:通过比喻,展现了先生的生活态度和境界。
- 阿宜移扁就山窗
- 注释:阿宜可能指的是某位文人,移扁即移动书卷。
- 译文:阿宜将书卷搬到山窗边,专心阅读。
- 赏析:这句描绘了一个文人读书的场景,体现了其对知识的渴求和专注。
- 铁画银钩金钮锁
- 注释:铁画银钩是书法术语,形容笔力遒劲有力。
- 译文:绿阴闭户不知春,长日观书谁觉夏。
- 赏析:这里的“铁画银钩”形象地描绘了书卷上的文字,暗示了作者对书籍的热爱和投入。
- 月中散香遍远山
- 注释:指香气四溢,弥漫于远山之间。
- 译文:天上吹香遍远山,月中散影流清夜。
- 赏析:这句描绘了夜晚的美景,月光下香气四溢,给人一种宁静、美好的感觉。
- 先生见扁如坐斋
- 注释:见扁即看到匾额,表示进入某个场所。
- 译文:随行不用木上座。
- 赏析:这句表达了先生对简朴生活的喜爱,不受世俗纷扰。
- 攀枝踏影弄猿鹤
- 注释:攀枝、踏影均为动词,形容动作轻盈。
- 译文:万事不到桂丛下。
- 赏析:这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认为只有远离尘嚣的地方才能找到内心的平静。
- 天下清芬是此花
- 注释:天下清芬指的是某种花的香气,此花代指桂花。
- 译文:世间最俗惟檀麝。
- 赏析:这句揭示了诗人对桂花独特魅力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世俗之物的超然态度。
- 后车还许乐天陪
- 注释:乐天指宋代诗人白居易,后车即后来的车辆。
- 译文:吟笔更须侯喜把。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后世友人的期待,希望他们能继续传承自己的文学事业。
- 几人名遂不知几
- 注释:名遂指名声大噪,几则表示不确定的数字。
- 译文:一日仓皇方泪堕。
- 赏析:这句反映了诗人对于名利看得很淡,一旦失去就难以接受的现实。
- 人知德祐不出高,岂识咸淳归计果
- 注释:德祐是宋理宗年号,咸淳则是宋末帝年号。
- 译文:平生一瓣桂台香,口诵翁诗几百过。
- 赏析:这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一生所学所悟的总结,以及对过去的怀念。
- 旧台何在桂凋零
- 注释:旧台即过去的楼阁,桂凋零则指桂花凋谢。
- 译文:日暮哀禽自相和。
- 赏析:这句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今台喜见桂婆娑
- 注释:今台指现在的楼阁,桂婆娑则形容桂花婆娑起舞的样子。
- 译文:往来不碍江鸥社。
- 赏析:这句描绘了现代楼阁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类和谐共处的向往。
- 他年人访桂台游,旧名更复因今播
- 注释:他年指未来,人访桂台游即人们来访问桂花楼。旧名复播则指历史故事再次被传唱。
- 译文:月中桂树最久长,此树还如月轮大。
- 赏析:这句表达了诗人对桂花楼历史的尊重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这首诗通过对桂花楼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回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对名利看淡的态度以及对未来的期许。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诗意和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