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岭斜阳笠,深溪夜雨灯。
多忧未归客,万事不言僧。
兵甲今如此,台明昔未曾。
欲言徵敛数,天远有谁能。

闻鄞兵入仙居二首

独岭斜阳笠,深溪夜雨灯。多忧未归客,万事不言僧。兵甲今如此,台明昔未曾。欲言徵敛数,天远有谁能。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舒岳祥创作,描绘了诗人在闻鄞兵进入仙居时的情景和心情。独岭斜阳与深溪夜雨,分别代表了孤独与寂寥。诗人忧虑未归之客,万事不言之僧,展现了对世事的忧虑和对僧侣的敬重之情。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征敛之数无法言说,天遥人远,无人能知。全诗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一个深沉的夜晚,反映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

注释:

  • 独岭:单独的山岭。
  • 斜阳:夕阳西下的景象。
  • 笠:斗笠。
  • 深溪:深深的小溪。
  • 雨灯:雨中点起的油灯。
  • 未归客:未归的人。
  • 万事不言僧:一切事务都不谈论僧人(因为僧人通常不讨论世俗的事情)。
  • 兵甲:兵器铠甲。
  • 今如此:现在是这样的。
  • 台明:古代建筑台上的照明设施。
  • 征敛数:征收赋税的数量。
  • 天远:天边遥远。
  • 谁能:谁能知晓。
    赏析:
    本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述了诗人独自面对战争的孤寂与无助,以及他对国家大事的深深忧虑。首两句“独岭斜阳笠,深溪夜雨灯”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静谧而凄凉的画面,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接着三句“多忧未归客,万事不言僧”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因战事而心烦意乱、无法与亲友团聚的现状,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僧人的敬重之情。

结尾两句“兵甲今如此,台明昔未曾”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和平年代的回忆以及对当前战乱的无奈叹息。整首诗虽然简短,但情感深沉,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