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忆□都扰扰时,自怜解事作痴儿。
风声鹤唳从渠骇,斗折蛇行笑我危。
地险向来夸峻国,天诛□许恃滇池。
毡裘未省相知否,更欲凭君一问之。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文学家陆游,题目为《游涪溪》。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 重忆□都扰扰时,自怜解事作痴儿。
- “重忆”表示再次回忆起过去的事情,可能是作者对过去的某种经历或感受的回忆。“□都”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地点或时代,但这里需要结合上下文来理解。“扰扰”形容当时环境的喧嚣和动荡。“自怜”表示作者感到自己与众不同,或者认为自己与众不同而感到自豪。“解事”可能是指作者在那个时期表现出的聪明和理解力。“作痴儿”则是一种自嘲的说法,表明作者认为自己在当时是一个愚蠢的人。
- 风声鹤唳从渠骇,斗折蛇行笑我危。
- “风声鹤唳”是古代传说中晋代祖逖北伐时的一种情景,后来被用来形容人惊慌失措的样子。“从渠骇”表示任由他人嘲笑自己的慌乱。“斗折蛇行”是一种比喻,意思是道路曲折蜿蜒,就像蛇一样爬行。“笑我危”则是对他人的嘲笑回应,暗示自己在这种情况下并不危险,反而觉得有些可笑。
- 地险向来夸峻国,天诛□许恃滇池。
- “地险”可能是指在当时的地理位置或地形条件。“向来”表示一直以来的意思。“峻国”可能是指国家地势险要,易于防守。“天诛”可能是指天意要灭亡这个国家,或者指上天的惩罚。“□许恃滇池”中的“□许”可能是某个地名或人物的名字,表示这个地区或人物曾经得到上天的庇护,因此得以生存。
- 毡裘未省相知否,更欲凭君一问之。
- “毡裘”在这里可能是指北方游牧民族的服装,或者指的是某个特定的地域和文化。“未省”表示不了解或不知道。“相知否”是在询问对方是否了解我的意思或者情况。”更欲”表示还想再做某事。“凭君一问之”中的“君”是指对方,这里的“一问之”表示想要向对方请教或询问一些问题。
综合以上分析,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过去经历的回忆和反思,以及对当前形势的看法和态度。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社会现象的描述,反映了作者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此外,诗中也蕴含着对历史和文化的思考,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态度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