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居牢落似东屯,剥啄欣闻客叩门。
笔下波涛文贯道,胸中瑜瑾学逢源。
西余未遂谐清赏,南浦俄惊黯别魂。
金菊万株秋露重,此时重复望来辕。
次韵钱伸仲
郊居牢落似东屯,剥啄欣闻客叩门。
笔下波涛文贯道,胸中瑜瑾学逢源。
西余未遂谐清赏,南浦俄惊黯别魂。
金菊万株秋露重,此时重复望来辕。
注释:
- 郊居:在郊外的住所。牢落:孤单、寂寞的样子。
- 剥啄:敲门声。
- 瑜瑾:指美德和才能。
- 西余:西边的余晖,这里比喻美好的时光或景物。
- 南浦:南方的河流,这里比喻离别的地方。
- 金菊:金色的菊花。
- 来辕:指诗人自己。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钱伸仲对友人的赠答之作,表达了他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谊。全诗以“次韵”为题,通过描绘自己在郊外的住所听到朋友敲门的情景,以及他对友人的赞美之情,展现了两人之间深厚的友谊。
首联“郊居牢落似东屯,剥啄欣闻客叩门。”以“郊居”起兴,描写了诗人在自己郊外住所的孤独与寂寞,同时表达了他对朋友到来的喜悦之情。“东屯”一词,既形象地描绘了诗人住所的地理位置,又暗含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而“剥啄”,则是指敲门声,象征着朋友的到来,给诗人带来了一丝惊喜和希望。
颔联“笔下波涛文贯道,胸中瑜瑾学逢源。”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他们彼此欣赏对方的才华与美德,如同波澜壮阔的江水流淌不息,又如璀璨夺目的明珠相互辉映。诗人将自己比作“文贯道”的“文”(指文学创作),而朋友则是“瑜瑾”(指品德高尚)之人,他们的学问和才情相互交融,形成了一种和谐统一的境界。
颈联“西余未遂谐清赏,南浦俄惊黯别魂。”则表现了诗人与朋友分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西余”指的是西边天空的余光,暗示了美好时光的短暂;“南浦”则是指南方的江河,代表着离别之地。这两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与朋友共度美好时光的渴望,同时也透露出他因离别而来的悲伤与失落。
尾联“金菊万株秋露重,此时重复望来辕。”则以秋天的景色作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再次来访的期盼。诗人想象着金黄的菊花在阳光下闪耀,秋露晶莹剔透,而此刻他又在期待着友人的再次到来。这里的“来辕”,既指诗人自己,也指他的友人,寓意着诗人与朋友之间的紧密联系和永恒的友谊。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与朋友之间深厚的友谊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既有自然的美景,也有人文的情怀,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