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斋篁竹间,墙屋久不葺。
旁穿及上漏,雨过满床湿。
忍饥哦诗书,亭午或未粒。
先生自不饱,濡沫岂能及。
出门有纷奢,囊空自羞涩。
世事不如意,八九更论十。
问君胡不归,肄业乃其急。
自言苦心志,更觉聪明入。
谁能学仲卿,夜抱牛衣泣。
说经已铿铿,青紫真可拾。

【注释】

  1. 钜野:地名,今属山东,在巨野县。
  2. 外舅:指岳父。
  3. 极目:放眼远望。
  4. 归不得卧:不能回家休息。
  5. 五首:这里指作者的五首送别诗。
  6. 却寄:归还,退回。
  7. 风云:指政治形势变化莫测。
  8. 有:通“又”。
  9. 自不饱:自己不感到满足。
  10. 濡沫:沾湿。
  11. 纷奢:豪华奢侈。
  12. 囊空:口袋空空。
  13. 世事:指世间的人情世故。
  14. 八九:十分之八或九分之八。
  15. 论十:十分之十或十分之二。
  16. 胡不归:何不回去。
  17. 肄业:学习。
  18. 夜抱牛衣泣:抱着牛衣哭泣,形容贫苦。
  19. 说经:诵读经典。
  20. 铿铿:形容说话声音高亢有力。
  21. 青紫:官服的颜色,借指仕途。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赠别诗。首句写友人要去钜野赴试,作者送他到城西门,当时正值外舅家有事,诗人心情无聊;次句写自己虽无外事可做,但因墙屋久未修缮,风雨漏进屋里,床上到处湿漉漉的;三、四句写自己忍饥读书,中午也常常没有饭食;第五句写自己虽有志于学,但家中贫穷,无法供养;第六句写自己出门看到那些富家子弟车马华贵,而自己的囊中则一无所有,心中羞愧;第七句说自己虽然对世事有所不满,但只能以十分之二或十分之八去应付它;第八句问友人为什么还不回来,并催促他尽快完成学业;第九句说自己虽然努力苦读,但还不能像仲卿那样抱着牛衣流泪;第十、十一两句写友人诵读经典,声如铿锵,前途似有希望,只是仕途上还须努力;第十二句劝朋友不要灰心丧气,即使富贵荣华也不足惜,只要能够勤勉学习,终有成就之日;最后两句用牛衣泪来比喻朋友的悲伤和无奈,同时也抒发了诗人自己的感慨。全诗语言通俗,感情真挚,风格朴实,表达了作者送别友人时的真实感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