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恐夜深花睡去。火照红妆,满意留宾住。凤烛千枝花四顾。消愁更待寻何处。
汉苑红光非浪语。栖静亭前,都是珊瑚树。便请催尊鸣釂鼓。明朝风恶飘红雨。
诗句释义
- “只恐夜深花睡去”:这句表达了诗人担心夜深时花朵会因疲倦而入睡。
- “火照红妆,满意留宾住”:这里的“火”可能指的是灯笼或者烛光。“红妆”指花朵的艳丽颜色,这里用来比喻花的美丽。“满意留宾住”说明诗人对宾客的到来感到高兴,并希望他们留下过夜。
- “凤烛千枝花四顾”:凤凰形状的蜡烛和千枝花相互映衬。这里的“凤烛”可能是形容蜡烛的形状或光彩像凤凰一样。
- “消愁更待寻何处”:诗人在这里表达他想要寻找消除忧愁的地方,但找不到。
- “汉苑红光非浪语”:这里可能是在说汉朝时的园林中,红色的灯光非常美丽,不是虚言。
- “栖静亭前,都是珊瑚树”:栖静亭前有珊瑚树,这里的“栖静亭”可能是一个安静的地方,“珊瑚树”则增添了一种美丽的氛围。
- “便请催尊鸣釂鼓”:邀请宾客举杯欢庆。
- “明朝风恶飘红雨”:预示着明天会有不好的天气(可能是指大风或暴风雨),可能会带来红雨(即红色降雨)。
译文
担心夜深时分花朵会因为疲劳而进入梦乡。用明亮的火焰照亮花朵,让宾客们感到非常满意而决定留宿。凤凰形状的蜡烛在千枝花中绽放,为四周的景象增添了光彩。想要寻找能够消除忧愁的地方,但始终未能找到。汉朝的园林中,红色的光辉异常美丽,这不是无端的赞美。栖静亭前种满了珊瑚树,增添了一份宁静的美丽。邀请宾客举起酒杯欢歌笑语。明天可能会迎来恶劣的天气,可能会有红色的雨滴落下。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夜晚花园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欣赏之情。诗中的花卉被赋予了人的感情和行为,如“夜深花睡去”,“满意留宾住”,“消愁更待寻何处”,生动地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同时,通过使用“火照红妆”、“凤烛千枝花四顾”等意象,增强了诗的画面感和动态美。此外,诗中还蕴含着诗人对未来的担忧和对美好时刻的珍惜,体现了诗人的情感深度和哲理思考。整体上,这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充满生活情趣和文化内涵的优秀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