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轓来自殿东西,要使旴民习俗移。
可但官条扶世教,更从乡饮叙伦彝。
一堂礼乐情何厚,四面衣冠乐有仪。
我老亦陪宾席后,蹒跚非据只心知。

这首诗是作者在参加乡饮酒礼时所作的唱和诗。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1. 两轓来自殿东西,要使旴民习俗移。
  • “两轓”指的是两个车马,象征着尊贵的地位。“殿东西”则表明这是在宫殿的东、西两侧进行的仪式。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通过这种仪式,使得当地百姓的习俗得以改变。
  • “旴民”指的是当地的人民,“习俗移”意味着改变当地的风俗习惯。
  1. 可但官条扶世教,更从乡饮叙伦彝。
  • “可但”表示只是、仅仅是,“官条”指的是官府的规定和条例,“扶世教”则是指维护社会的教化。这句话的意思是,仅仅依靠官府的规定来维护社会教化是不够的,还需要通过乡饮的方式来重申道德和伦理。
  • “伦彝”指的是伦理道德,“叙伦彝”则是指在乡饮中重申这些伦理道德。
  1. 一堂礼乐情何厚,四面衣冠乐有仪。
  • “一堂”指的是整个宴会场所,“礼乐”指的是宴会中的礼节和音乐。这句话的意思是,整个宴会充满了浓厚的情感和礼仪,人们穿着华丽的服饰,遵守着各种礼节。
  • “四壁”指的是四面墙壁,“衣冠乐有仪”则意味着人们在穿着整齐的服饰时遵守着各种礼仪。
  1. 我老亦陪宾席后,蹒跚非据只心知。
  • “我老”指的是诗人自己,“亦陪宾席后”则意味着诗人也参加了宴会,并陪伴在宾客之后。这句话表示诗人虽然年岁已高,但仍与大家一同欢乐。
  • “蹒跚”指的是走路不稳的样子,“非据只心知”则意味着诗人知道自己行动不便,但仍然坚持在场。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述参加乡饮酒礼的场景,展现了作者对家乡文化传统的尊重和传承。同时,通过对宴会中礼仪、服饰、情感的描述,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和文化风貌。此外,诗人还表达了自己的年龄感怀,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积极参与其中,体现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对友情的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