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君终宴先归休,菱盘藻带妨移舟。
湖边何处月已到,观音堂下寒光浮。
鼎来谈笑托新兴,沉沉万籁乾坤幽。
云端飞翼弄清霭,波间戏鬣吹轻沤。
凉飙袭尘了无迹,似动不动蒹葭洲。
却观落日倚栏处,天东缥缈横高楼。
不须要月共形影,吾曹兹焉成献酬。
单衣盈露坐忘返,亦忘佳客相与留。
始知人世恶尘土,生平今夕方中秋。
昨宵莲社二三子,借问赏心如此不。

【译文】

府中的宴会终于要结束了,你我先行告辞。菱盘藻带碍难移舟。湖边月色已经照临,观音堂下寒光浮浮。鼎中谈笑托出了新词,沉静万籁乾坤幽深。云端飞翼清透霭气,波间戏鬣吹起轻沤。凉风袭尘了无痕迹,似乎动也不动蒹葭洲。却看落日倚栏处,天东缥缈横高楼。不须要月共形影,吾曹兹焉成献酬。单衣盈露坐忘返,亦忘佳客相与留。始知人世恶尘土,生平今夕方中秋。昨宵莲社二三子,借问赏心如此不。

【注释】

使君:指州郡长官。终宴:宴会结束。先归休:首先告辞回府。菱盘藻带:用菱叶做成的盘子,用荷叶包着的食物。妨:妨碍。移舟:移动船。湖边何处月已到:哪里的月光照到了湖边?观音堂:即普陀寺,在杭州西湖。寒光浮:月光照射在观音像上。鼎来:指宴席上的酒器。鼎,古代食器。谈笑:饮酒作乐。托新兴:托出新的意境。沉沉:形容寂静无声。乾坤:天地。云:飘荡。清霭:微薄的云气。波间:水波之间。戏鬣:水草随风摆动的样子。轻沤:小波浪。飙(biāo):急风。袭:冲击。无迹:没有踪影。蒹葭(jiān jiā)洲:长满芦苇的小岛。不须要:不需要。形影:比喻人的形体。吾曹:我辈,我们。兹焉:这里。成献酬:完成礼节性的应酬。单衣:单薄的衣服。盈露:沾满了露水。忘返:忘记了回来。佳客:好客人。相与留:一起停留。方:正是。今夕:今天晚上。昨宵:昨晚。莲社:佛家净土宗寺院的别号,这里代称佛家净土宗寺院。赏心:赏玩的心意。此:指刚才的景物。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与友人夜宴时所作,写诗人对自然美和人情美的感受及对人生哲理的领悟。全诗以景结情,意境深远,风格清丽,语言简练。

首联“使君终宴先归休,菱盘藻带妨移舟”,点明时间地点,为全诗定下基调,渲染了一种静谧、优美的环境氛围。诗人用“使君”一词,既表明宴会的主人是一位有身份的人,又表现出主人的谦让之情;而“终宴”两字则写出了宴会的结束,也暗示了诗人将要离席。这两句诗不仅为后面的抒情做铺垫,而且为全诗增添了一种飘逸脱俗的意境。

颔联“湖边何处月已到,观音堂下寒光浮”,诗人以“湖边”、“观音堂”这两个地点为切入点,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夜景图。“寒光”二字更是把月光写得朦胧而清冷,给人以空灵之感。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独特的审美情趣,更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美景的热爱之情。

颈联“鼎来谈笑托新兴,沉沉万籁乾坤幽”。这两句诗通过对宴会气氛的描绘,进一步烘托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悟。“鼎来”二字,既写出了宴会的气氛热烈,又暗示了宴会即将结束。“谈笑”一词则表现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亲密无间和欢乐的心情。这两句诗还通过描写万籁俱寂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诗人用“云端飞翼弄清霭,波间戏鬣吹轻沤”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宴会现场的优美景色。“云端飞翼”、“弄清霭”等词语形象生动地勾勒出了一幅天空中飞翔的神鸟、清新的云雾等景象的画面。而“波间戏鬣”则描绘了水中的鱼儿在阳光的照射下欢快地跳动着的场景。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手法,更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愉悦和满足。

尾联“凉飙袭尘了无迹,似动不动蒹葭洲”,诗人以“凉飙袭尘”这一意象作为过渡,将读者的注意力引向了自然景观。“凉飙”二字既表现出了秋风的清凉,又营造出了一种宁静的氛围。“了无迹”则暗示了秋风的轻盈与自由。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之情,更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寂寞。

最后两句“却观落日倚栏处,天东缥缈横高楼”,诗人以“落日”这一主题作为收束句,巧妙地将前面的山水风光与自己的内心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倚栏处”一词则表现出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之情。而“天东缥缈横高楼”则暗示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和憧憬。

整首诗在表达诗人情感的同时,还巧妙地融入了许多自然景观的元素,使得整首诗既有诗意又富有哲理性。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人生命运的关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