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祐真人初御天,四门穆穆来忠言。
阆风学士望朝野,即日赐环司谏垣。
当时同列继登用,独先朝露归九原。
位不酬身在孙子,嶷嶷诸子声名喧。
叔也纵横五经内,娱目未始窥家园。
苟闻某所有贤者,弊车趼仆从之奔。
甘陵南北正分党,攘臂其间无怨恩。
未见其止见其进,会须一指收乾坤。
素冠俯首琴复御,鹏飞九万方化鲲。
于今怙恃只明主,肯与世俗均寒暄。
早年妙笔三千牍,矧已恸哭论元元。
韩城父老傥改作,为报及此高闾门。

这首诗是王安石为他的好友、同僚司马光所写的。诗中描述了司马光在朝廷中的表现和他与王安石的关系。

诗句翻译与注释:

  1. 元祐真人初御天,四门穆穆来忠言。
  • “元祐真人”指的是苏轼,他是宋神宗时期的宰相,被贬后在惠州居住,后来在哲宗时期复出。
  • “四门穆穆”形容司马光的朝堂风度。
  • “来忠言”指司马光进谏皇帝的忠诚之言。
  1. 阆风学士望朝野,即日赐环司谏垣。
  • “阆风学士”指的是司马光的字,“阆风”出自《庄子·逍遥游》,象征着超脱世俗的境界。
  • “赐环司谏垣”是指司马光被任命为监察御史,负责监督朝政。
  1. 当时同列继登用,独先朝露归九原。
  • “同列”指的是朝廷中的同僚。
  • “朝露归九原”意指司马光去世的消息,如同晨露般短暂而珍贵。
  1. 位不酬身在孙子,嶷嶷诸子声名喧。
  • “位不酬身”意为司马光虽位高权重,但身体却日渐衰弱。
  • “嶷嶷诸子”意指司马光的众多儿子,他们的名声非常响亮。
  1. 叔也纵横五经内,娱目未始窥家园。
  • “叔也”指的是司马光的长兄司马池,字伯达。
  • “五经内”指司马光精通《五经》。
  • “娱目未始窥家园”意指他虽然忙于政务,但从未忘记过自己的家。
  1. 苟闻某所有贤者,弊车趼仆从之奔。
  • “苟闻某所有贤者”意指如果听到我有什么贤才,就跟着我去投奔。
  • “弊车趼仆”意指疲惫不堪的马车和仆人。
  • “从之奔”意指跟随而去。
  1. 甘陵南北正分党,攘臂其间无怨恩。
  • “甘陵”指的是北宋时期的一个地名,位于今河北省境内。
  • “攘臂其间”意指司马光在政治斗争中毫不畏惧,敢于挺身而出。
  1. 未见其止见其进,会须一指收乾坤。
  • “未见其止”意指司马光的政治生涯还没有结束。
  • “会须一指收乾坤”意指司马光的政治才能将改变整个国家的命运。
  1. 素冠俯首琴复御,鹏飞九万方化鲲。
  • “素冠”意指丧服,这里用来比喻司马光的政治生涯如丧家之犬一般艰难。
  • “鹏九万”意指巨大的翅膀,这里用来比喻司马光的政治抱负。
  • “方化鲲”意指司马光正在努力化成巨大的鲲鹏,以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1. 于今怙恃只明主,肯与世俗均寒暄。
  • “怙恃”意指依赖、依靠。
  • “明主”意指英明的君主。
  • “均寒暄”意指与世隔绝,保持清高。
  1. 早年妙笔三千牍,矧已恸哭论元元。
  • “早年”意指早年时期。
  • “三千牍”意指三千卷公文。
  • “恸哭论元元”意指对国家的悲痛和忧虑。
  1. 韩城父老傥改作,为报及此高闾门。
  • “韩城”意指现在的河南省洛阳市东郊。
  • “父老”意指地方上的长者和百姓。
  • “傥改作”意指或许能够改变现状。
  • “为报”意指为了报答。
  • “高闾门”意指高尚的门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