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杪秋风鸣飒飒,环步空亭日千匝。
忽迂征辔入衡门,共看霜轮上云叶。
紫烟收尽拟阶升,白露漙空欣手接。
何须清酌浣枯肠,自觉爽气滋双颊。
可怜末路竞牛毛,不悟劳生寄蚊睫。
向非霸处务功成,争得盟时遭智劫。
西山君故有风期,我亦从今理归楫。
木杪秋风鸣飒飒。环步空亭日千匝,
忽迂征辔入衡门,共看霜轮上云叶。紫烟收尽拟阶升,白露漙空欣手接。
何须清酌浣枯肠,自觉爽气滋双颊。可怜末路竞牛毛,不悟劳生寄蚊睫。
次德符韵六诗书怀二首 注释翻译赏析
- 诗句释义与分析:
- “木杪秋风鸣飒飒”:描述秋风在树木的顶端呼啸,声音清晰而响亮。
- “环步空亭日千匝”:环顾四周,发现空无一人的亭子,时间仿佛静止。
- “忽迂征辔入衡门”:突然之间,车马声从远方传来,进入家门。
- “共看霜轮上云叶”:与友人一同欣赏从天边飘来的月亮。
- “紫烟收尽拟阶升”:想象着登上台阶,迎接清晨的第一缕阳光。
- “白露漙空欣手接”:感受到大自然的清新,心情愉悦地用手接住露水。
- “何须清酌浣枯肠”:饮酒解乏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是要找到内心的平和。
- “自觉爽气滋双颊”:感觉到清爽的气息从脸颊传递开来,心情也随之舒畅。
- “可怜末路竞牛毛,不悟劳生寄蚊睫”:感叹人生短暂,如同牛毛般微不足道,却不明白生命的价值在于追求。
- 赏析:
- 此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人生态度的思考,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哲学。
- 诗中的语言优美,形象生动,如“木杪秋风鸣飒飒”、“环步空亭日千匝”等,都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和感染力。同时,诗人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和感受,传达了一种淡泊明志、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值得人们深思。
- 相关历史背景:
- 这首诗作于宋徽宗政和年间(1111年—1117年),是邹浩的作品。当时的政治氛围相对清明,但社会上仍有不少腐败现象。此诗可能反映了诗人对时事的关注和对政治腐败的忧虑。
- 邹浩是一位有才学的政治家,他的政治生涯并不顺利,曾因直言进谏而被贬谪。然而,他并未因此消沉,反而更加关注民生疾苦,致力于改善百姓的生活条件。
- 主题与艺术特色:
- 本诗的主题是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价值观的反思。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人生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追求和对世事的超脱。
- 诗歌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其精湛的文字功底和独特的意境创造。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将个人的感受融入其中,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同时,诗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有趣,富有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