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阳泽国四无山,百雉危城两水关。
杨柳遥知紫极路,沧波长羡白鸥闲。
病来药裹为吾累,兴尽渔舟送子还。
风月异时何限思,区区并入尺书间。

诗句释义及赏析:

第一句:山阳泽国四无山,百雉危城两水关。

注释与解析

  • “山阳”:地名,位于今天的江苏省一带,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地区。
  • “泽国”:指水域覆盖的广大区域。
  • “四无山”:表示该地四周没有高大的山脉环绕。
  • “百雉危城”:形容城墙高大坚固。
  • “两水关”:指两条河流交汇处,是重要的水路交通要道。
  • “杨柳遥知紫极路”:意指通过远方的杨柳(象征)可以隐约看到通向紫微宫(皇宫或帝都)的路。

第二句:杨柳遥知紫极路,沧波长羡白鸥闲。

注释与解析

  • “杨柳遥知紫极路”:用杨柳象征远方,表达了一种向往或思念之情。
  • “沧波长羡白鸥闲”:描述了对自由生活的羡慕和向往,白鸥在广阔无垠的大海中自由自在地游弋。

第三、四、五、六句:分别对应下联的内容,涉及疾病、药物、渔舟等元素,以及送别、思念的情感。

第七句:病来药裹为吾累,兴尽渔舟送子还。

注释与解析

  • “病来药裹为吾累”:因病需要服用药物,给身体带来负担。
  • “兴尽渔舟送子还”:在兴致耗尽时,使用渔舟送别友人。

第八句:风月异时何限思,区区并入尺书间。

注释与解析

  • “风月异时”:指不同的时间和环境,这里可能指的是书信往来。
  • “并入尺书间”:将思念和感慨全部融入简短的书信之中。

译文:

山阳泽国的四周没有高山峻岭环绕,高高的城墙矗立在两条大河之间。远处的柳树似乎知道紫微宫的路,我羡慕长河上悠闲的白鸥。生病后,药丸成了我的拖累,而当兴趣消失时,我用渔船送朋友回家。无论何时何地,思念总是无尽,这一切都被写进简短的书信里。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山阳泽国的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厚感情以及对友人的深情厚意。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杨柳、紫极路、白鸥等,增强了诗歌的意境和深度。同时,诗人也巧妙地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观相结合,使得整首诗既有画面感又富有诗意,充分体现了唐代山水田园诗的特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