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潭似武陵溪,太白仙舟去路迷。
岸上踏歌人不见,年年空有鹧鸪啼。

【注释】:

太白桃花潭:太白,李白自称或他的别号。太白,唐玄宗时曾赐名李青莲,李白自称为唐青莲居士;武陵溪:武陵溪水。传说晋陶潜有《桃花源记》。

太白仙舟去路迷:李白的船驶往桃花潭,但桃花潭在武陵溪边,他无法辨认,所以迷路了。

岸上踏歌人不见:诗人在岸上听到歌声却看不到人,只能看到空荡荡的桃花潭。

年年空有鹧鸪啼:每年都会有鹧鸪的叫声,但诗人却看不到他们的身影。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李白在游览桃花潭时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美丽的桃花潭之中。

首句“桃花潭似武陵溪”,诗人通过比喻的手法,将桃花潭与武陵溪相提并论。武陵溪是一个美丽的地方,而这里的桃花潭也同样美丽。诗人用这个比喻,表达了他对这个地方的喜爱之情。

次句“太白仙舟去路迷”,诗人用“去路”一词,形象地描绘出李白乘坐的船只在桃花潭中迷失方向的情景。这一句既写出了桃花潭的美丽,也写出了李白对这个地方深深的留恋。

第三句“岸上踏歌人不见”,诗人通过对岸上歌声的描述,表现出了桃花潭的美丽。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那些唱歌人深深的怀念之情。

尾句“年年空有鹧鸪啼”,诗人用“空有”一词,表达了他对那些唱歌的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他也用“年年”一词,表达了时间的流转。这种表达方式,既表现了他对过去的回忆,也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以桃花潭为中心,通过对桃花潭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那个地方深深的眷恋之情。同时,诗人也借此抒发了自己对人生、对时间的思考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