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七年暮冬月,宋武南巡立双阙。
銮舆先幸凌歊台,云中箫鼓轰春雷。
六龙一去晓无迹,山花野鸟空相忆。
翠羽鸣鞭来不来,景陵芳草年年碧。
【解析】
本诗是一首咏史诗,作者借写宋武帝南渡时登凌歊台的情景抒发了对南宋统治者的讽刺。首句点出时间、地点,交代了事件的发生;次三句通过描写銮驾经过时的盛况来烘托气氛;最后两句以景作结,表达了对当时统治者的不满。“翠羽”二句用典,“翠羽鸣鞭”暗指贾谧权倾朝野,门庭若市,“景陵芳草”则暗指晋元帝司马睿被俘北迁,在建康城外的吴地(今南京)建都,史称“东晋”。
【答案】
译文:大明七年暮冬月,宋武帝南巡立双阙。
銮舆先幸凌歊台,云中箫鼓轰春雷。
六龙一去晓无迹,山花野鸟空相忆。
翠羽鸣鞭来不来,景陵芳草年年碧。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借宋武帝南渡时登凌歊台的情景抒发自己对南宋统治者的讽刺。全诗采用赋法,从大处落笔,以景衬人,以情映景。首句点出时间、地点,交代了事件的发生,次三句通过描写銮驾经过时的盛况来烘托气氛。最后两句以景作结,表达了对当时统治者的不满。“翠羽”二句用典,“翠羽鸣鞭”暗指贾充权倾朝野,门庭若市;“景陵”指司马睿被俘后北迁,在建康城外的吴地(今南京)建都,史称“东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