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之歌因屈平,子美为立沧浪亭。
亭中学士逐日醉,泽畔大夫千古醒。
醉醒今古彼自异,苏诗不愧离骚经。

沧浪亭

沧浪之歌因屈平,子美为立沧浪亭。

亭中学士逐日醉,泽畔大夫千古醒。

醉醒今古彼自异,苏诗不愧离骚经。

译文:
在沧浪亭旁唱着《沧浪曲》,这曲调是屈原所作,而杜甫在这里修建了沧浪亭。
亭中的学士们每天沉醉于美酒之中,而泽畔的大夫们则历经千年依然清醒。
虽然他们醉醒的时间不同,但各自都有其独特的经历和感受。
杜甫的诗歌并不逊色于《离骚》这样的经典之作。

注释:

  1. 沧浪之歌因屈平:沧浪是指长江的一段,沧浪之歌指屈原所作的《楚辞·九歌·湘夫人》。
  2. 子美:杜甫的字,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唐代诗人。
  3. 沧浪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沧浪亭公园内。
  4. 醉眠不觉晓:意指沉浸在酒中不能自拔,以至于不知不觉到了天亮。
  5. 泽畔大夫千古醒:意指泽畔的大夫历经千年依然清醒,比喻那些坚持真理的人。
  6. 苏诗:指杜甫的诗歌。
  7. 离骚经:指《离骚》,这是屈原创作的一首长诗,被认为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赏析:
    这首诗是对沧浪亭的描写,同时也是对杜甫诗歌的赞美。首先,作者以“沧浪之歌因屈平”开头,将沧浪亭与屈原的《楚辞·九歌·湘夫人》联系起来,表达了对沧浪亭历史渊源的尊重和怀念之情。接着,“子美为立沧浪亭”一句,则是对杜甫在此地修建沧浪亭的赞扬,同时也表达了对杜甫这位伟大诗人的敬仰之情。
    作者通过“亭中学士逐日醉,泽畔大夫千古醒”两句,描绘了沧浪亭内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一种是沉迷于享乐、陶醉于美酒之中的学者们,另一种则是坚守信念、历经沧桑却依然清醒的智者。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沧浪亭内外不同的生活氛围,也体现了作者对这两种不同人生态度的理解和赞赏。
    “醉醒今古彼自异”一句,则进一步强调了古今人对于“醉醒”概念的不同理解和感受。无论是古人还是现代人,对于生活的理解和态度都有所不同,因此他们的“醉醒”体验也是独一无二的。而作者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这种差异的认同和赞赏,同时也暗示了杜甫诗歌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这首诗通过对沧浪亭和杜甫诗歌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历史的尊重和对文化的传承,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同时,它也表达了作者对于人性、道德和智慧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社会现象和人生哲理的敏锐洞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