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籍心不盲,何为盲于目。
伯原道不病,今也病在足。
及第二十年,未识太仓粟。
乐圃德义重,可敌万钟禄。
世味觉幻梦,老把华严读。
九会发渊微,赞文焕珠玉。
洞庭秋月澄,吴门春草绿。
香海泛虚舟,不慑鱼龙触。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籍的一首七言律诗《赠朱伯原》。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第一句:“赠朱伯原”
注释:这是一首赠诗,送给朱伯原。
赏析:诗题已经表明了作者与朱伯原之间的友谊关系,以及此次赠诗的目的。

第二句:“张籍心不盲,何为盲于目。”
注释:张籍心中明镜高悬,为何会视而不见?
赏析:这句表达了张籍对朱伯原的关心和忧虑,认为他不应该因为外在的原因而失去了应有的判断力。

第三句:“伯原道不病,今也病在足。”
注释:朱伯原虽然学识渊博,但身体却出现了问题。
赏析:这句话揭示了朱伯原可能的身体不适,可能是疾病或衰老所致。

第四句:“及第二十年,未识太仓粟。”
注释:到了二十岁,还不认识粮食的价值。
赏析:这句话反映了朱伯原的生活状况可能较为贫困,缺乏基本的经济来源。

第五句:“乐圃德义重,可敌万钟禄。”
注释:乐圃的德行和义气非常重,足以与万钟(古代一锺相当于十斗,这里以万钟表示极大的财富)相比。
赏析:这句话赞扬了朱伯原的高尚品德和深厚的道德修养。

第六句:“世味觉幻梦,老把华严读。”
注释:世人只追求虚妄的快乐,像做梦一样虚幻。
赏析:这句话批评了世俗的浮华和虚伪。

第七句:“九会发渊微,赞文焕珠玉。”
注释:九次会合都能发现深奥的道理,赞美文章如同珍珠宝玉般璀璨。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对朱伯原学识和才华的赞赏。

第八句:“洞庭秋月澄,吴门春草绿。”
注释:洞庭湖的秋天月色清澈透明,吴门春天的草地绿意盎然。
赏析:这两句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与前面的诗句形成了和谐的画面。

第九句:“香海泛虚舟,不慑鱼龙触。”
注释:在香气弥漫的海洋中泛舟而行,不会被鱼龙惊吓。
赏析:这句话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从容不迫的心态。

整首诗通过张籍对朱伯原的赠诗,展现了两人深厚的友情和相互理解。诗中既有对朱伯原身体状况的关切,也有对其道德品质的高度赞扬,以及对世俗繁华的批判。同时,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色也增添了诗意和美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