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宇澄清暮霭收,吟边怕倚仲宣楼。
寒蟾千里夜如昼,新雁一声天欲秋。
湖海谁青豪杰眼,风霜易白少年头。
更残忽听荒城角,吹老梅花总是愁。

【解析】

本诗首句“玉宇澄清暮霭收”中的“澄”指“清澈”、 “清”,“晓”指“天刚亮”,“夜幕降临,月色明亮”的“晓”,应解释为“傍晚”。全句译文:月亮升起的时候,天色变得格外明朗。

第二句“吟边怕倚仲宣楼”中的“仲宣”指“王粲”,“王粲楼”即“王粲楼”。王粲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他的名作《登楼赋》中有这样的句子:“时维高秋,七夕相会;望已失路,怅然所思。”这里的“望”字就是写登上高楼眺望的意思。这句译文:我担心在吟诵之际,会像王粲一样,因为登楼眺望而感到惆怅不安。

第三句“寒蟾千里夜如昼”中的“蟾”应是“月亮”,整句译文:在这千里之遥的月光下,夜晚如同白昼。

第四句“新雁一声天欲秋”中的“雁”应是“大雁”,整句译文:听到大雁南飞的声音,就知道秋天快要来临了。

第五句“湖海谁青豪杰眼”中的“豪杰”应指“英雄豪杰”,“眼”是名词用作动词“看”,整句译文:在湖海之间,又有谁能不被这些英雄豪杰的眼睛所注视呢?

第六句“风霜易白少年头”中的“白”应是“苍老”,整句译文:风吹日晒很容易使人的头发变白,那些年轻的人啊!

第七句“更残忽听荒城角”中的“荒城”指“荒凉破败的城市”,整句译文:深夜突然听到荒城的角声,那声音显得特别凄凉。

第八句“吹老梅花总是愁”中的“梅花”指“腊梅”,整句译文:随着这凄厉的风声,那枝头的老梅也仿佛在为这无尽的忧愁而颤抖。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自己对国事和身世的忧虑和无奈之情。

【答案】

(1)译文:月儿高照,天空湛蓝,暮色渐消,夕阳西坠。

我担心在吟诵之际,会像王粲一样,因为登楼眺望而感到惆怅不安。(2)译文:在这千里之遥的月光下,夜晚如同白昼。

听到大雁南飞的声音,就知道秋天快要来临了。(3)译文:风吹日晒很容易使人的头发变白,那些年轻的人啊!

深夜突然听到荒城的角声,那声音显得特别凄凉。(4)译文:随着这凄厉的风声,那枝头的老梅也仿佛在为这无尽的忧愁而颤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