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兵馀八十秋,后生谁及见前修。
开元遗事无人说,正始诸贤何处求。
此老尚堪矜式在,吾侪欲为子孙谋。
不嗔拱立烦鸡黍,时复敲门系小舟。

【注释】:

  1. 题狄彦哲云溪隐居二首:作者在狄彦哲的云溪隐居地题了两首诗。云溪,在今四川新津县东南。狄彦哲曾隐于此。
  2. 江汉兵馀八十秋:杜甫时年五十九岁。
  3. 后生谁及见前修:后生,年轻人。修,指有德行的人。
  4. 开元遗事无人说:开元年间的故事,没有人能够讲述。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是唐代最盛时期的年号。
  5. 正始诸贤何处求:正始年间的贤人,已经不存在了。正始,魏文帝曹丕年号(207-226)。
  6. 此老尚堪矜式在:这老者还值得我们效仿。此老,即指前贤。
  7. 吾侪欲为子孙谋:我辈想要为子孙们谋划。此句表明杜甫对后代的期望和责任感。
  8. 不嗔拱立烦鸡黍:不嗔怒地拱立着,为你们备上饭菜。嗔,生气。
  9. 时复敲门系小舟:时不时地去敲你们的门,为你们牵来小船。系,拴住。
    【赏析】:
    这首诗作于大历三年(768)春。当时诗人已退居夔州,过着半耕半读的生活,生活虽清贫而自得其乐。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先贤的追忆与敬仰之情,以及对后代的关爱与期望,体现了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儒家精神。
    全诗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以感叹的口吻写对先贤的怀念。第二部分表达对后代的关爱。第三部分抒发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即无论贫穷还是富有,都应保持内心的平静。
    诗中“江汉兵馀八十秋”、“后生谁及见前修”,表达了对自己一生的感慨,也反映了杜甫对历史变迁的关注。“开元遗事无人说,正始诸贤何处求”,则表达了对历史知识的渴望与对先贤的敬仰。
    “此老尚堪矜式在,吾侪欲为子孙谋”,则是诗人对自己行为的期许,希望后人能够效仿先贤的品德。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生活的理解和态度,无论何时何地,都应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