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来建大厦,所贵楹桷崇。
沛公得三士,折棰驱群雄。
嗟哉汉诸孙,永负隆准公。
表既憎祢衡,璋复轻张松。
幽州小从事,苦谏不见从。
赖有大耳儿,犹能过隆中。
吾评四刘牧,三豕而一龙。
景升最可笑,接士满郊宫。
坐看故人子,低头混耕农。
平生慕西伯,对面失飞熊。
阿琦去梯策,尚识智士功。
谁云豚犬愚,颇复胜乃翁。
【注释】
- 隆中:东汉末年刘备曾到隆中拜访诸葛亮,并与其共商天下大计,后人称此地为“隆中”。2. 栋梁:比喻国家、民族的支柱。3. 沛公:指汉高祖刘邦。三士:指张良、萧何、韩信。4. 折棰:用鞭子打。5. 表:指袁绍。祢衡: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后因得罪曹操而被杀害。6. 璋:指刘璋,刘备手下的一员将领。7. 小从事:指王粲,东汉末年的著名文士,与孔融、徐干、陈琳、阮瑀、应玚、刘桢合称为建安七子。8. 大耳儿:指诸葛亮的儿子诸葛均,字子都。9. 隆中四贤:指诸葛亮等人。10. 景升:指刘备。景升即孙权,时人称他为孙郎。11. 接士:指迎接宾客。12. 西伯:指周文王姬昌,古时以圣人自居。13. 飞熊:《易经》中的“丰卦”由震(雷电)下离(火)上构成,象征丰亨之兆,而“丰”又与“丰”形似,故有飞熊之称。14. 阿琦:指王阿琦,即王粲之父王肃。梯策:指《三国志》。15. 豚犬:指猪狗,这里比喻庸碌之人。16. 乃翁:指曹操,自称。
【译文】
自古以来建造宏伟大厦,最宝贵的是栋梁高矗;
沛公得到三位英才,用鞭子驱赶群雄。
唉!汉朝的子孙,却永远辜负了隆准公的厚望;
表兄既讨厌祢衡,又轻蔑张松;
在幽州做小小的官吏,苦于谏言不被采纳;
幸好有个大耳朵的诸葛亮,还能超越隆中先生;
我认为四贤之中,有三只猪一只龙。
孙权可笑地接待人才,他的宫殿里人才荟萃;
坐着看着自己的儿子,低头混迹于农民之间;
我平生敬慕西伯姬昌,当面失掉机会就像飞龙;
王阿琦离开刘备去辅佐曹丕,还记着当年诸葛亮的功劳;
谁说他是猪狗之流,也比我强得多。
【赏析】
这是一首讽刺诗。诗中借对历史人物的评论来讥刺曹操。作者通过赞美诸葛亮和刘备的丰功伟绩,来衬托出曹操及其部属的无能。
首联“古来建大厦,所贵楹桷崇”,意谓自古以来建立伟业的人,最可贵的是建筑的雄伟高大。这既是对刘备赞颂,也是对他儿子刘禅(小皇帝)的讽刺。建树丰功伟绩的人往往能成就一番事业,但若没有人才辅佐,即使有再大的志向,也难成其大业,所以“所贵”二字就含讥讽之意。
颔联“沛公得三士,折棰驱群豪”,意谓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得到张良、萧何、韩信等三人,便能用鞭子指挥群雄,统一了天下。这是说刘邦善于用人,而曹操却相反,他用兵如神,但却没有像刘备那样懂得用人,所以他虽能吞吴灭蜀,却也落得个身死白帝城的结局。这一联是对曹操的讽刺。
颈联“嗟哉汉诸孙,永负隆准公”,意谓唉!汉朝的子孙后代们,永远辜负了隆准公的期望。“隆准”是形容曹操相貌堂堂,而“隆准公”却是对曹丕的戏称,暗喻曹操是汉室的篡位者。此联是对曹操的进一步嘲讽与揭露。
五、六两联写刘备的用人之道。刘备虽然有雄才大略,但一生却始终不能实现统一中国的宏愿,最后只好退守益州,偏安一隅。这固然是因为时机不成熟,但也不能不说是由于他没有识才善用的人才所致。因此,这两联是对刘备的指责。
尾联“吾评四刘牧,三豕而一龙。”意谓我看这四个人(按指刘表、刘璋、刘表之子刘琮、刘备),其中有三个(按指刘表、刘表之子刘琮、刘备)是猪狗,只有一个是龙。这是说曹操及其部下都是些庸碌无能之辈,只有刘备才是真正的英雄豪杰。此联是对曹操及其部下的辛辣讽刺。
全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评论来讽刺曹操及其部下的无能,表达了诗人对刘备的崇敬之情以及对曹操及其部下的愤慨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