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有龙渊,不饰羞自售。
凝尘满蒯缑,见者不知有。
提携试拂拭,光采射牛斗。
世人轻玉璞,谅非和氏偶。

第一首

少年有龙渊,不饰羞自售。

少年即指妻子的丈夫,也就是自己的妻兄。有龙渊指有龙一般的才能。诗人用“不饰羞自售”来形容其才气过人,不需修饰就能显露才华。

译文:年少的你就像拥有龙渊之才,不需要装饰就足以展现你的才华。

注释:“不饰羞自售”中的“羞”是害羞、羞涩的意思,形容才气非凡的人无需刻意掩饰即可显露才华。

赏析:此诗表达了诗人对妻兄才华的赞美和自豪之情。诗人以龙渊比喻妻兄的才华,强调其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无需修饰便已显露无疑。这种表达方式既形象生动,又富有诗意,展现了诗人对妻兄的深厚情谊和由衷赞美。

第二首

凝尘满蒯缑,见者不知有。

凝尘指的是尘土凝结在一起,这里用来比喻才华被埋没。蒯缑是古代的一种乐器,这里指琴瑟等乐器。诗人用“凝尘满蒯缑”来形容才华被埋没,如同琴瑟上满是尘埃,令人无法辨认其原本的光彩。

译文:才华被埋没得如同琴瑟上的尘埃,以至于人们都无法察觉其中的光彩。

注释:“凝尘满蒯缑”中的“凝尘”意为尘土凝结,形容才华被埋没;“蒯缑”为琴瑟等乐器,用以象征才华。

赏析:此诗通过比喻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妻兄才华被埋没的遗憾和无奈。诗人以琴瑟上满是尘埃的形象来描绘才华被埋没的情景,既形象生动又富有画面感。这种表达方式既体现了诗人对妻兄才华的赞赏之情,也流露出对才华被埋没的惋惜之情。

第三首

提携试拂拭,光采射牛斗。

提携指扶持或搀扶,这里指夫妻共同扶持;拂拭意为擦拭、清理。光采指光芒四射,这里比喻才华闪耀如牛斗之光。诗人用“提携试拂拭”来形容夫妻二人共同扶持、呵护妻兄的才华,使其光芒四射、熠熠生辉。

译文:你们夫妻一起扶持并精心护理,使得他的光芒四射犹如牛斗之辉。

注释:“提携试拂拭”中的“提携”意为扶持、搀扶,“拂拭”意为擦拭、清理。“光采射牛斗”中的“光采”指光芒四射,“牛斗”指北斗七星。这里指才华闪耀如牛斗之光,形容妻兄的才华非常出众。

赏析:此诗通过描绘夫妻二人扶持并精心护理妻兄才华的情景,展现了他们对其才华的高度认可和珍视。诗人以牛斗之光比喻妻兄的才华,既形象生动又富有诗意,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妻兄才华的赞赏和钦佩之情。

第四首

世人轻玉璞,谅非和氏偶。

玉璞指未经雕琢的玉璞,这里指未被发掘的才能;和氏指卞和,春秋时期的楚国人,以发现宝玉而闻名。这里借指真正的人才。诗人用“世人轻玉璞”来形容世人对真正才能的忽视或轻视,认为他们不过是偶然的巧合而已。而“谅非和氏偶”则是说这些人并非真正的和氏所发现的宝玉,而是另有其人的才能。

译文:世人都轻易地看待未被发掘的才能,却不知道他们是和氏所发现的宝玉。

注释:“世人轻玉璞”中的“轻”意为轻视、忽视,“玉璞”指未经雕琢的玉璞,这里借指未被发掘的才能;“和氏”指卞和,春秋时期的楚国人,以发现宝玉而闻名。“谅非和氏偶”意为这些人并非真正的和氏所发现的宝玉,而是另有其人的才能,其中“和氏偶”指的是真正的和氏所发现的宝玉。

赏析:此诗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世人轻视真正才能的不满和批判。诗人以卞和发现宝玉的故事为例,强调只有经过雕琢和打磨才能真正展现出才能的价值。同时,诗人以玉璞比喻未被发掘的才能,指出这些人才被世人所忽视,实际上是真正的宝玉。这种表达方式既富有哲理性,又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