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隐招提地,幽轩无点埃。
惟栽紫竹种,相伴白云堆。
疏影月移转,清声风送来。
居常稀俗客,贝叶此勤开。
【题解】
这是一首描写竹轩环境的七言绝句。作者以竹为伴,居无俗客,过着清静恬淡的生活,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注释】
隐隐:隐约;招提:即招提寺,唐代佛教寺庙,在浙江天台山。地:地方,这里指所在之地;幽轩:幽雅的轩室;无点埃:没有灰尘。尘埃;紫竹:紫色的竹子。种:栽培;惟栽紫竹种:只有栽种紫竹;相伴:与……为伍,这里指和白云相伴,比喻竹子的品格高洁;白云堆:像白云堆积的样子;疏影:稀疏的树影;清声:清凉的声音;移转:转移;月:明亮的月光;风:清风;送来:吹来;居常:日常居住的地方;稀俗客:很少有世俗之人来访;贝叶:梵语,意为佛经、佛经书页或佛像。这里指佛经;此勤开:因此勤奋开卷。勤:努力。
【赏析】
此诗首句写景。诗人从天台山脚下起步,沿着山路一路攀上,登上山顶之后便看到一座古庙——招提寺。“招提”是梵语的音译,意思是“应召而来”。这座古庙坐落在山脚下,隐于林中,所以叫“招提”。诗人来到这所寺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座巍峨的山门。山门两旁刻着一副对联:“青莲深处有禅房,碧藕花边无俗客。”上联写的是山门之内有一处清净的莲花池,里面长满了荷花,池中的莲花犹如青莲一般,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下联写的是莲花池旁有一片郁郁葱葱的莲藕田,莲藕田里的藕长得又白又大,洁白如雪,晶莹剔透,令人赏心悦目。诗人站在山门前,不禁感叹道:“真是世外桃源啊!”
诗人进入寺门。一进门,便看见一个宽敞的庭院。院中有一棵高大挺拔的老梧桐树,树干粗壮,枝叶茂盛。树下有一个小亭子,亭子里有一张石桌石凳,供人休憩。院子里还有一些竹子,这些竹子都是从天台山脚下的深山老林里移植过来的。由于这些竹子生长在远离尘嚣的地方,因此它们的身上既没有尘埃,也没有杂色,看起来十分干净。诗人走到院子中间,抬头望去,只见天空中一轮明月正在缓缓移动,它把银色的光芒洒在大地上,给整个庭院披上了一层银纱。这时,一阵清风拂过庭院,带来了阵阵清凉的感觉。诗人感到十分惬意,于是坐下来欣赏起这美妙的景象来。
在欣赏美景的同时,诗人还注意到了庭院里那些竹子。它们长得非常高大,而且枝叶茂盛,仿佛在向人们展示它们的傲骨精神。诗人想道:“这些竹子真是名不虚传啊!它们不仅生长在远离尘嚣的地方,而且还能够与白云相伴,真是令人敬佩啊!”
诗人开始细细品味起这些竹笋来。他发现竹笋们长得非常矮小,但每一根都显得非常茁壮。诗人想道:“这些竹笋真是可爱极了!它们虽然长得矮小,但却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让人感到十分亲切。”
诗人来到了竹园的深处。那里有一些竹子已经长成了竹子形状的盆景,这些盆景造型奇特,形态各异,令人叹为观止。诗人想道:“这些盆景真是精美绝伦啊!它们不仅外形奇特,而且还能展现出竹子的傲骨精神,真是值得我好好欣赏一番。”
在欣赏完竹园之后,诗人回到了自己的房间。此时已是深夜时分,但他还难以入睡。他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想着刚才在竹园里所见所闻的一切,心中不禁感慨万分。他想到自己平时很少到外面走动,总是宅在家里读书写字,与世隔绝。而今天他却意外地来到了这所古庙之中,领略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宁静。他感叹道:“原来这世间还有许多如此美丽的地方啊!我一定要努力学习,争取早日成为一位真正的文人墨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