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孰不有母,鲜能报其恩。
人孰不有弟,鲜能念同根。
汉兴尺布谣,郑有誓泉言。
所以忧世事,永叹鹡鸰原。
缅怀宝善君,生子出孝门。
幼习静室业,实为仁爱敦。
百金买古宅,乃在清溪濆。
堂前种荆树,堂北长慈萱。
时从道园中,驾彼白鹤轩。
再拜母膝下,殷勤问寒暄。
季也一相接,怡然煦春温。
溪鱼识啸歌,乌鸟沽盘餐。
余适登斯堂,吴公有铭存。
阿侄三五辈,削瓜酌清尊。
秩然进退间,礼义何其尊。
嗟今利夺人,骨肉相仇冤。
苍天信可问,薄俗难与论。

宝善堂为薛玄卿题

人孰不有母,鲜能报其恩。

人孰不有弟,鲜能念同根。

汉兴尺布谣,郑有誓泉言。

所以忧世事,永叹鹡鸰原。

缅怀宝善君,生子出孝门。

幼习静室业,实为仁爱敦。

百金买古宅,乃在清溪濆。

堂前种荆树,堂北长慈萱。

时从道园中,驾彼白鹤轩。

再拜母膝下,殷勤问寒暄。

季也一相接,怡然煦春温。

溪鱼识啸歌,乌鸟沽盘餐。

余适登斯堂,吴公有铭存。

阿侄三五辈,削瓜酌清尊。

秩然进退间,礼义何其尊。

嗟今利夺人,骨肉相仇冤。

苍天信可问,薄俗难与论。

注释:

  1. 这首诗以宝善堂为题,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恩之情。诗人回忆起自己出生在母亲身边的情景,感慨母亲的养育之恩。
  2. 人们谁没有母亲?很少有人能够回报母亲的恩情。人们谁没有兄弟?很少有人能够怀念兄弟之间的亲情。这两句诗反映了人们对亲情的珍视和感激之情。
  3. 汉代兴起的“尺布谣”和郑国流传的“誓泉言”,都表达了人们对于亲情的珍视和感激之情。这些历史故事激发了人们对亲情的思考和感悟。
  4. 作者感叹世事沧桑,常常感到忧郁和悲伤。他怀念宝善堂的恩师,感激他在教育上对他的关心和培养。
  5. 作者回忆起自己在宝善堂中学习的情景,深感自己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教诲和关爱。同时,他也感受到了家庭亲情的温暖和幸福。
  6. 他赞美百金购买古宅的行为,认为这是值得尊敬的行为。他欣赏道园中的风景,感受到自然的美好和宁静。
  7. 他向母亲表示敬意和感谢,询问她的身体状况,表达自己的孝心和关怀。他与妹妹亲密相处,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幸福。
  8. 他欣赏溪水中的鱼儿,感受它们的生活状态和自由;他喜欢乌鸟的歌声,感受它们的生活节奏和和谐。这些自然界的景象激发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9. 他登上宝善堂时,看到了吴公的铭文,感到他的教诲和教导对自己成长的重要性。他感激吴公对他的帮助和支持。
  10. 他称赞侄子们的优秀表现,他们谦虚有礼、互相尊重。他们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体现了家庭的和谐和融洽。
  11. 他感叹当今社会的风气不正,人们往往为了利益而争夺,导致家族成员之间产生矛盾和仇恨。他担忧这种风气会给家庭带来不幸。
  12. 他相信苍天会给予人们公道和正义。但是,他对于当今社会的道德沦丧和伦理缺失感到忧虑和不满。他认为应该倡导道德观念和伦理规范,让人们能够遵守规则和道德底线。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颂扬母亲、兄弟以及家庭亲情的诗歌。诗人通过对母亲的感恩、对兄弟的怀念、对宝善堂的赞美以及家庭亲情的珍惜,表达了对亲情的深深眷恋和对家的深深思念。整首诗充满了对亲情的珍视和对家的爱意,展现了家庭成员之间和睦相处、相互关爱的美好画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