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前有路到华胥,下即乾坤极海隅。
西接洞庭开晓楚,东倾彭蠡浸晴吴。
四时更代观形化,万物推移见尾闾。
此世人人少闲暇,每携樽酒自看书。

【注释】

双井:双井镇,即今江西南昌市南面。

敝庐:简陋的居所。

东得胜地:指在山麓建屋而居。

长林巨麓:山高林密。

危峰四环:四周有险峻山峰环绕。

泉甘土肥:泉水甜,土地肥沃。

结茅庵居:以草棚为居所。

是:代词,此处指“寅庵”。

可同魏都士人共和之:可以和魏都的文人一起共同吟诗作对。

【译文】

双井旧居东边得到一处胜地一区长林巨麓危峰四环泉甘土肥可以结茅庵居是在寅山之颏命曰寅庵喜成四诗远寄鲁直可同魏都士人共和之

山前有路到华胥,下即乾坤极海隅。

西接洞庭开晓楚,东倾彭蠡浸晴吴。

四时更代观形化,万物推移见尾闾。

此世人人少闲暇,每携樽酒自看书。

【赏析】

《寅庵记》,宋·黄庭坚撰,是一首咏史抒怀之作。

第一句:“双井敝庐之东得胜地一区。”点明方位与地点。双井是江西南昌市的一个地名,这里用“双井”作引子,引出下文,交代了作者居住的位置。“东得胜地”,表明作者在此建起了自己的居所。

第二句:“长林巨麓危峰四环。”写景抒情。作者通过“长林”、“危峰”等词语,描绘出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卷,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喜爱之情。

第三句:“西接洞庭开晓楚,东倾彭蠡浸晴吴。”写景抒情。作者将目光投向远方,描绘出洞庭湖、鄱阳湖以及江水纵横交错的景象,展现出一派壮丽的山河景色。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第四句:“四时更代观形化,万物推移见尾闾。”哲理抒情。作者通过对四季变换和物象变化的思考,表达了对人生命运无常和世事变幻无常的深刻认识。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生命价值的追求和珍视。

第五句:“此世人人少闲暇,每携樽酒自看书。”哲理抒情。作者感叹世人忙于奔波忙碌,很少有闲暇时光去读书思考。但即便如此,作者还是坚持用自己的方式去品味生活、感悟人生。这既体现了作者的豁达胸怀和独立人格,又表达了对人生真谛的探求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素养和独特的审美情趣。同时,也传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对人生价值的坚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