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得邻丁作饮徒,山家肴蔬盖胥疏。
就根煨笋连黄箨,和蒂栽瓜带绿须。
羹熟泽中亲射雁,脍成溪上自罾鱼。
远怀羊仲荒三径,能似林间今日无。
【注释】
①双井:在今浙江德清县。敝庐:简陋的居处。得胜地一区:获得一块风景优美的好地方。长林巨麓(lù):高大茂密的树林。危峰:险峻的山峰。四环:环绕四周。泉甘土肥:泉水甘甜,土地肥沃。可以结茅庵:可以建造一座茅屋。居:居住。是:这。在寅山之颏:居住在寅山脚下。命曰寅庵:给它起名叫寅庵。喜成四诗:高兴地写成了四首诗。远寄鲁直:寄给苏轼。可同魏都士人共和之:可以和魏都地区的士人共同分享。
②招得邻丁作饮徒:招引来邻居的年轻人做酒友。邻丁:邻居的年轻人。作饮徒:作为酒友。山家:指山林中的人家。肴蔬:指山家的菜肴。盖胥疏:盖着稀疏的篱笆。胥:通“疏”。
③就根煨笋连黄箨:就着树根煮笋,连上带黄的竹笋皮一起。煨:炖熟。笋:竹笋。连:连着。黄箨:黄色的笋壳。
④羹熟泽中亲射雁:煮熟的羹汤里亲自射杀大雁。泽中:水田。亲射雁:亲自射杀大雁。泽中:水田。
⑤脍成溪上自罾(zénɡ)鱼:把切成细丝的鱼肉做成鱼脍,在溪水中自己捕捉鲤鱼。溪上:溪流中。自罾鱼:自己在溪水中捕捞鲤鱼。
⑥远怀羊仲荒三径:思念陶渊明,感叹自己荒凉的田园生活。羊仲:陶渊明字孟嘉,晋朝人。曾出仕于桓温,后隐居不仕。荒:荒凉、寂寞。三径:三条小路,这里指陶渊明所隐居的地方。
⑦能似林间今日无:能够像林间的野人那样自由自在的生活,没有世俗的烦恼和拘束。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怀之作。诗人以“寅庵”为题,描写了山林之中的茅屋生活,并表达了自己的归隐志向。全诗语言平实,情感真挚,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
第一联“双井敝庐之东得胜地一区长林巨麓危峰四环泉甘土肥可以结茅庵居是在寅山之颏命曰寅庵”,写诗人在山林之中找到了一处胜地建起了一所茅庵,并给自己的茅庵起名为“寅庵”。诗人通过描绘这片美丽的山水风光,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满足。
第二联“招得邻丁作饮徒山家肴蔬盖胥疏就根煨笋连黄箨和蒂栽瓜带绿须羹熟泽中亲射雁脍成溪上自罾渔远怀羊仲荒三径”,诗人邀请邻居的年轻人来做酒伴,山家的菜肴虽然简单却也十分美味。他用炖熟的竹子笋和连着黄壳的笋头一起烹煮,将羹熬熟后再去捕捉河中的大雁做成鱼脍,最后又用捕鱼的方法来制作鲜美的鱼脍。这些细节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他独特的烹饪技巧。
第三联“远怀羊仲荒三径能似林间今日无”,诗人怀念陶渊明的田园生活,感叹自己如今生活在山林之中却没有陶渊明那种自由自在的生活。他希望能够像陶渊明那样过上一种远离尘世纷扰的生活。
整首诗歌语言简练而富有诗意,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