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水工穿石,疏林不掩巢。
雨蒲拳病叶,风筱秃危梢。
短胫知难续,长腰强自抄。
兹游良不恶,物色困诙嘲。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意象的意思来判断其运用的手法以及表达的情感。首先,“野水工穿石”,野水在石头上凿出了洞,表现了水流的力量之大;“疏林不掩巢”,疏落的树林中没有遮盖的鸟巢,表现了森林的茂密和鸟儿们的自由;“雨蒲拳病叶,风筱秃危梢”句,风吹过,蒲草叶子被吹得如同手一样打起了结,竹子被风吹的枯黄,枝条都变得光秃秃,表现了风雨之威。“短胫知难续,长腰强自抄”,蚯蚓的腿短不能继续前行,但是蚯蚓的身体却很长,能自己卷曲着前进,表现了自然界万物的生存法则:适者生存。“兹游良不恶,物色困诙嘲”,此次游览并不愉快,但看到各种景物也不至于感到烦恼。赏析:诗人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画面描绘了自己游览山水时的所见所感。首联“野水工穿石,疏林不掩巢”,写诗人漫步于山涧小溪旁,只见溪水潺潺地流过坚硬的岩石,把石块都冲刷出一道道深深的沟壑来,溪边稀疏的树木丛中,鸟儿们在枝头筑巢,而树间却无一鸟巢。这两句是写景。颔联“雨蒲拳病叶,风筱秃危梢”,写细雨如拳,打在蒲草上,蒲草叶片都像受了伤害似的蜷缩在一起。一阵风过后,竹竿都枯黄了,只剩下光秃秃的枝条。这两句又是写景。颈联“短胫知难续,长腰强自抄”,诗人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蚯蚓虽然行动不便,但是却能够凭借自己的力量不断地向前移动。尾联“兹游良不恶,物色困诙嘲”,说这次游览并不糟糕,尽管看到一些景物令人有些烦闷,但毕竟还是有所收获。这两句是总结全文,点明了自己游览的目的所在。整首诗歌语言清新自然流畅,富有韵味,读后让人回味无穷。
【答案】
过安仁岸
野水工穿石,疏林不掩巢。
雨蒲拳病叶,风筱秃危梢。
短胫知难续,长腰强自抄。
兹游良不恶,物色困诙嘲。
译文:
野外的小溪水流在石头上冲刷,使得石头都被冲刷出洞。稀疏的树林中没有鸟巢遮蔽,只有几棵高大的松树依然挺立。雨水打在蒲草上,使得蒲草的叶片都蜷缩在一起。一阵大风过后,竹竿都枯黄了,只剩下光秃秃的枝条。蚯蚓虽然行动不便,但却能够凭借自己的力量不断地向前移动。虽然游览时有诸多不顺心的事情发生,但毕竟也有值得欣赏的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