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雾疑朝雨,斜阳竟晚晴。
万山江外尽,一塔岭尖明。
舟小宁嫌窄,途长已倦行。
子陵台下水,未酌意先清。

注释:

白沙买船晚至严州:在白沙买船,晚上到达了严州。

重雾疑朝雨,斜阳竟晚晴:浓雾如同早晨的雨,斜阳却带来了傍晚的晴天。

万山江外尽,一塔岭尖明:远处的群山似乎走到了江的尽头,而只有一座塔矗立在山顶,显得格外明亮。

舟小宁嫌窄,途长已倦行:小船太小了,反而觉得空间狭窄;路太长了,已经感到疲倦了。

子陵台下水,未酌意先清:子陵是汉代的隐士,他的住所位于水边,我还没有喝酒就已经感到心旷神怡了。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严州(今浙江建德)时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山水画卷,从白沙买船开始,到晚霞满天结束,生动地展示了严州山水的迷人风貌。

首联”重雾疑朝雨,斜阳竟晚晴”,用浓雾和斜阳来表达天气变化,既描绘了严州山水的神秘莫测,也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变化的赞叹。同时,”疑”、”竟”二字的使用,也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动态感,仿佛能看到雾气中的朝雨和阳光下的晚晴。

颔联”万山江外尽,一塔岭尖明”,则以万山和一塔为两个鲜明的对比点,展现了严州山水的壮丽与独特。其中,“万山”和“一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方面突出了严州的山峦叠嶂,另一方面又突显了严州的高耸入云的宝塔。

颈联”舟小宁嫌窄,途长已倦行”,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在严州旅行时的所见所感。诗人虽然乘坐的小舟空间狭小,但他并未因此而感到不满,反而因为路途遥远而感到疲惫。这既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观的独特感受,也反映了他对于旅行的淡然态度。

尾联”子陵台下水,未酌意先清”,则是诗人对严州山水最深情的描述。诗人不仅描述了严州山水的美丽,还表达了自己对于这种美丽的喜爱和向往。其中,“子陵”指的是古代的隐士严子陵,诗人在这里借指严州的自然美景,将严州的山水与古代的隐士联系起来,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也体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对严州山水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