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壁仍丛竹,江亭更小楼。
滩声清客梦,灯影动诗愁。
春日已虚过,元宵看又休。
谁令不行乐,蹙破两眉头。
【注释】
又题郑店立春后一日:这是诗人在郑店立春之后所作。又,再次。
石壁仍丛竹,江亭更小楼:石壁上依然丛集着竹子,江亭上还有一座小巧玲珑的楼阁。仍,依旧,仍旧。
滩声清客梦:江水激荡的声音使诗人的梦乡变得清静而安宁。滩声,指江水拍打岩石的声音。客梦,指梦中的江景。
灯影动诗愁:灯光摇曳的影子使诗人的诗思变得更加忧郁惆怅。灯影,这里指灯光映照出来的影子。
春日已虚过,元宵看又休:春天已经白白地过去了,元宵节的灯火也看不上一场,只好作罢。虚过,白白地过去了。休,停止。
谁令不行乐,蹙破两眉头:是谁让诗人不去享乐?诗人皱眉头,紧锁双眉,是因为他无法排遣内心的愁绪。
【赏析】
《又题郑店立春后一日》是一首描写立春景色和心情的小令。首句写山间景色,次句写江边风光,第三句写水声与游子之梦,第四句写灯火阑珊,第五句写春光难驻,第六句写心事重重,最后两句借景抒情,抒发了诗人因春光难驻而生出的愁绪,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全诗语言平易,意境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很有艺术成就的小令。
这首诗是诗人在郑店立春之后所作的。诗人首先从山上的竹林、江边的楼台写起,然后由远及近,由外到内,把读者带人一个清幽的境界中去。“滩声”二句,点出了时间——立春以后。“清客梦”,写出了江水的清澈与平静,使人联想到诗人的心境也是宁静的。“灯影”二句,进一步写诗人在江边楼台的所见所感,“灯影”“诗愁”相对,形成一种鲜明的对照关系;这种对比,一方面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另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三句是写“春日已虚过”和“观灯无兴”两个意思。“虚过”二字,既写了时光的虚度,也暗含了诗人对光阴流逝的惋惜之情。“看又休”表明诗人对元宵节热闹场面的喜爱,但又因为种种原因不得不放弃这个念头。
结尾两句用反问的修辞手法,直抒胸臆:究竟为什么不能去享受这美好的时光呢?诗人用“谁令不行乐”这一疑问,表达了对现实的一种不满和愤懑;“蹙破两眉头”一句则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因心事重重而皱起的眉头。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刻画了复杂的心理活动,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这首短小精悍的七律,虽然只有四句二十八个字,但在短短的篇幅中却能将诗人的内心世界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想。同时,诗中所表现的情感也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性,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