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亦何须过,林仍不厌深。
莫将春色眼,来看岁寒心。
政坐香通国,端令佩满襟。
楚人更饶舌,得免世间寻。

注释:

  1. 题刘直卿崇兰轩:题目是写给刘直卿的,崇兰轩是刘直卿的书房。
  2. 风亦何须过,林仍不厌深:意思是说风也不要刮得太厉害,树林也不需要太深。
  3. 莫将春色眼,来看岁寒心:意思是不要让春天的美好让你忘记了冬天的寒冷。
  4. 政坐香通国,端令佩满襟:意思是你的香气传遍了整个国家,你的衣服上都是香气。
  5. 楚人更饶舌,得免世间寻:意思是楚国人说话喜欢多嘴多舌,这样可以避免被世人指责。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绘兰花和兰花香气的特点,表达了诗人对兰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诗中的“风亦何须过,林仍不厌深”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他认为,风和林都有自己的特点,没有必要过分追求或者排斥,而是应该接受和欣赏它们的存在。
    “莫将春色眼,来看岁寒心”两句,则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表达作者对兰花的独特见解。他认为,春天的美丽只是短暂的,而兰花却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始终保持着它的内在美。
    “政坐香通国,端令佩满襟”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兰花的香气和美丽。他认为,兰花的香气能够传遍整个国家,而且它的美丽也是值得人们赞美的。
    “楚人更饶舌,得免世间寻”一句,则是在结尾处巧妙地运用了一个典故。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楚国人喜欢多嘴多舌,这样可以避免被世人指责。这里,作者用这个典故来比喻自己的观点,即不要过多地炫耀自己的才能和成就。
    这首诗通过描绘兰花和兰花香气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对美的赞美以及对自我行为的约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