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传冬不到南中,今岁南中稍稍冬。
曦幕暖吹红皱起,霜桥冷步缟声松。
裁缝苦思诗千首,排遣清愁酒一钟。
不是梅花开独早,似怜北客老相逢。

注释:

  • 至日薄寒:到了这个日子,天气已经很冷了。
  • 旧传冬不到南中:传说中的冬天不会降临于南方。
  • 今岁:今年。
  • 稍稍冬:渐渐感到有些寒冷。
  • 曦幕暖吹红皱起:曦,指阳光;幕,形容早晨的微光;暖吹,温暖的风,红皱,红色的衣服因风而皱折。
  • 霜桥冷步缟声松:霜铺满桥面,声音如同白色的绫罗一般悦耳。
  • 裁缝苦思诗千首:裁缝(比喻诗人自比为缝纫工)苦苦思考诗句,但似乎没有灵感。
  • 清愁酒一钟:清愁,指深深的忧愁,用酒杯来表达。
  • 不是梅花开独早:并不是因为梅花比其他花更早开放就感到特别高兴。
  • 似怜北客老相逢:仿佛因为自己年事已高,与北方的客人久别重逢而感到惋惜。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季节变化的抒情小诗。诗人通过描绘冬日里的景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经历的思考。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诗人以“至日薄寒”开篇,描绘了冬日的严寒景象。接着,诗人以“旧传冬不到南中,今岁南中稍稍冬”两句转折,暗示了南方的冬天并不总是那么寒冷,今年的冬天反而让人感受到了些许温暖。这种对比,既展现了诗人对南方气候的独特观察,也体现了他对生活细节的敏锐捕捉。
    诗人转向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曦幕暖吹红皱起,霜桥冷步缟声松”,这两句诗通过对晨曦、暖风、红衣、霜桥和白松的描绘,生动地展现了冬日里的宁静和美丽。诗人巧妙地运用了“红皱”、“缟声”等形象词语,使得画面更加生动,也让读者仿佛能够闻到清晨的花香,听到秋虫的鸣叫。
    诗人转向对自身情感的描述。“裁缝苦思诗千首,排遣清愁酒一钟”。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他虽然努力创作诗歌以求排解心中的忧愁,但最终还是无法摆脱深深的烦恼。这种情感的纠结,既展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也反映了人生的无奈。
    诗人以一种深沉的情感收尾全诗。“不是梅花开独早,似怜北客老相逢”两句,既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期盼,又寄托了他与北方友人久别重逢的喜悦。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意和哲理。
    这首诗通过对四季交替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它既有美丽的自然景色,又有深刻的人生哲理,是一首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