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后霜前换绣衣,湘南岭北看梅枝。
还将方策汗青语,拈出圜扉草绿时。
四海几人怜我老,三年两作送君诗。
借令贵杀衡阳纸,半幅无妨慰梦思。

《送蔡定夫赴湖南提刑二首》赏析

杨万里,南宋四大诗人之一,其诗作多抒发对国家兴亡的忧虑和自身的感慨。他的诗以简洁、明快著称,语言质朴而富有情感。在这首《送蔡定夫赴湖南提刑二首》中,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菊花与梅花的对比,传达了作者对于时局变迁的思考和对未来的希望。

诗句“菊后霜前换绣衣,湘南岭北看梅枝”展现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景象,菊花盛开之时正是秋霜降临之际,这既是自然规律也是人生哲理的隐喻。通过这一对比,诗人不仅展示了时间的流逝,也表达了一种超脱物外的闲适和淡泊。

“还将方策汗青语,拈出圜扉草绿时”则透露出一种壮志未酬的无奈。这里的“方策”可能指的是治国之策,而“汗青”则是古代书写文字的动作,象征着将智慧付诸实践。诗人在此处表达了自己虽怀壮志却不得施展的遗憾。

“四海几人怜我老,三年两作送君诗”反映了诗人对于孤独的感慨。虽然四海之内有许多人对他的才华表示赞赏,但诗人感到自己的才华并未得到应有的认可和重视。这两句诗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寂寞与无助。

“借令贵杀衡阳纸,半幅无妨慰梦思”则是一种乐观的期待。尽管诗人的现实处境并不乐观,但他仍寄希望于未来的变局能够给他带来转机。这里的“贵杀”可以理解为“足以让…变得重要”,表达了诗人对局势变化的乐观预期。

此诗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更蕴含着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深切关注。杨万里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时代感悟,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充满智慧和情感的诗人形象。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我们不仅能感受到杨万里深邃的思想和精湛的技艺,也能理解到诗人对于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深深关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