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前至后恰多晴,山北山南间一登。
瘦石经霜乾脱藓,细泉滴涧旋成冰。
海波贯日红千丈,江雾萦楼玉万层。
资善堂前得春早,宫梅一朵掠觚棱。

晓经八盘岭赴东宫讲堂

至前至后恰多晴,山北山南间一登。

瘦石经霜乾脱藓,细泉滴涧旋成冰。

海波贯日红千丈,江雾萦楼玉万层。

资善堂前得春早,宫梅一朵掠觚棱。

注释:
①晓经:早晨经过。
②八盘岭:位于陕西宝鸡市西南的秦岭主峰太白山北坡,是登山必经之路。
③资善堂:唐贞观三年(629年)唐太宗李世民为皇子时所建,后改称永安宫,为太子读书的地方。
④觚棱:古代宫门、楼阁等建筑物上的转角部分呈方形,因形似木棱而得名。
⑤“资善”句:指春天来得早,宫里的梅花先开了一枝。资善堂前的梅花是唐代文学家、政治家韩愈在唐宪宗朝任国子监祭酒时所建,故称“韩梅”。
⑥“宫梅”句:指韩愈《题宫梅树》诗:“宫梅一株树,结子满枝柯。春风动地来,繁英一时多。开尽百花时,唯有宫梅何。香闻十里外,影占三面坡。”此句化用韩愈诗意,以形容梅花盛开之盛。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愈的作品,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间景色和春日美景。首句“晓经八盘岭赴东宫讲堂”,描写了作者清晨经过八盘岭前往东宫讲学的情景。接着“至前至后恰多晴,山北山南间一登”,表现了山路蜿蜒曲折,从山北到山南之间需要攀登一次的情景。

接下来的四句分别描写了山间的不同景象。“瘦石经霜乾脱藓,细泉滴涧旋成冰”描绘了山中岩石经过霜冻之后变得干裂,苔藓脱落,而细泉沿着山涧流淌,最后结成了冰。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绘,展现了山间的寒冷和宁静之美。

“海波贯日红千丈,江雾萦楼玉万层”则进一步描绘了大海波光粼粼,仿佛贯穿天际;江面上雾气缭绕,宛如一层层的美玉。这两句通过对大海和江面的描绘,展示了大自然的壮观和美丽。

最后两句“资善堂前得春早,宫梅一朵掠觚棱”则是点明了春天的来临和梅花的盛开。资善堂前因为地理位置的优势,所以能够最早感受到春天的气息,而宫里的梅花也率先盛开,展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

整首诗通过对山间景色和春景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机。同时,通过对细节的描绘和对季节变化的观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敬畏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