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禅分得破丛林,薄供微斋也不曾。
道院敕差权院事,筠庵身是住庵僧。
人间赤日方如火,松下清风独似冰。
别有暮春沂水在,为君一滴洒千灯。

注释:

  1. 老禅分得破丛林,薄供微斋也不曾。
  • “老禅”:指的是年纪较大、有修为的僧人。
  • “分得破丛林”:形容他能够独立于众多僧侣之中,不被束缚。
  • “薄供微斋”:形容他的供养很少,生活清苦。
  • “也不曾”:表示这种生活并不让他感到满足。
  1. 道院敕差权院事,筠庵身是住庵僧。
  • “道院敕差权院事”:道观委托他处理一些事务。
  • “筠庵身是住庵僧”:他自己也是住持和尚的身份。
  1. 人间赤日方如火,松下清风独似冰。
  • “人间赤日”:指人间的炎热和烦躁。
  • “松下清风”:形容在树荫下吹来的凉爽的风,象征着清凉和平静。
  • “独似冰”:形容这种清凉感觉非常独特,仿佛只有自己才能感受到。
  1. 别有暮春沂水在,为君一滴洒千灯。
  • “暮春沂水”:指的是暮春时节的沂水风光。
  • “洒千灯”:形容这种风景的美丽和动人,仿佛能点亮一千盏灯一般。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禅宗僧人内心世界和对自然美景感悟的诗。首句写他在寺庙中的生活状态,尽管生活清苦,但仍然保持着内心的宁静和清净。第二句则通过官府的委派来描绘他的工作状态,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己的职责有着清晰的认识和承担的态度。第三句则是他对自然景色的感悟,通过对比人来人往的热闹和自己的孤独,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向往。末句则是他将自己内心的感悟与外界的景色相融合,创造出一种独特的美感,让人仿佛能在这千盏灯光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感悟,充满了哲理和艺术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