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孙哭了哭蓬孙,老眼元枯也湿巾。
名宦何须深插脚,山林从此早抽身。
祸无避处唯辞福,命不如渠强学人。
吟了此诗还毁了,莫令一读一伤神。
闰五月十四日因哭小孙子蓬孙归志浩然
宪孙哭了哭蓬孙,老眼元枯也湿巾。
名宦何须深插脚,山林从此早抽身。
祸无避处唯辞福,命不如渠强学人。
吟了此诗还毁了,莫令一读一伤神。
注释:
(1)闰五月十四日:指闰五月十四日这个特殊的日子,可能是作者在闰五月十四日这天因为思念孩子而哭泣,所以写下这首诗。
(2)因:因为。
(3)小孙子蓬孙:这里指的是作者的小孙子或孙子,名字叫做蓬孙。
(4)归志浩然:表示回归的决心和气概。
(5)宪孙哭了哭蓬孙:指宪孙因为思念蓬孙而流泪。
(6)老眼元枯也湿巾:形容宪孙年岁已高,泪水湿润了双眼。
(7)名宦:官职或功名。
(8)何须:何必。
(9)深插脚:深入参与或干涉的意思。
(10)山林:指隐居的地方,也指官场之外的闲居。
(11)早抽身:尽早离开官场。
(12)祸无避处唯辞福:意思是说无论遇到什么灾难或不幸,都要想办法回避,而不是去争取或祈求好运。
(13)命不如渠强学人:意思是说即使自己的生命不如别人,也要努力去学习别人的长处。
(14)吟了此诗还毁了:意思是说虽然这首诗被吟诵过,但它已经损坏了。
(15)莫令:不要让它。
(16)一读一伤神:意思是说如果读到这首诗就会让自己伤心不已。
赏析:
这是一首抒发诗人对亡子悲痛之情的诗歌。全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充满了深沉的哀痛与无奈。
首句“闰五月十四日因哭小孙子蓬孙归志浩然”点明了诗人在闰五月十四日这一天因为思念小孙子蓬孙而流泪,表达了他对孩子的深深思念之情。这种感情深深地触动了诗人的心弦,使他无法抑制自己的悲痛,泪流满面。
次句“宪孙哭了哭蓬孙,老眼元枯也湿巾。”进一步描写了诗人的情感状态。他一边哭一边回忆着往事,眼泪湿润了双手,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为他悲伤。这种情感的表达非常生动,让人感同身受。
第三句“名宦何须深插脚,山林从此早抽身。”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对未来隐居生活的向往。他不愿意在官场中深陷其中,而是希望能够早日脱离这个让他感到痛苦的地方。这种情感的转变非常自然,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挣扎与矛盾。
第四句“祸无避处唯辞福,命不如渠强学人。”则表达了诗人的人生态度。他认为人生在世,无论如何都会面临各种困难和挑战。因此,他并不惧怕这些困难和挑战,反而积极地学习和借鉴他人的长处,以此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这种积极向上的人生观让人敬佩。
最后一句“吟了此诗还毁了,莫令一读一伤神。”则是一种反讽。他虽然写了这首诗,但最终还是毁掉了它。这是因为他不希望这首诗成为自己的负担,不想让它给自己带来太多的伤感。这种情感的处理非常巧妙,既体现了诗人的豁达胸怀,又展示了他对诗歌创作的严谨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