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士多时不入城,入城犹未炷炉熏。
忽吹淮水千峰雨,不费钟山半朵云。
桑叶秧苗俱起舞,葵花萱草亦欢欣。
尚书款送公归去,留下丰年二十分。

【注释】

贺建康帅余处恭迎宝公祷雨随应:指贺知章在建康(今南京)迎接宝志大师祈祷雨水。大士:指宝志大师。入城:进入建康。炷炉熏:点燃香炉。淮水:即长江,流经安徽、江苏至上海。钟山:在南京东北。千峰雨:用来形容雨势之大。尚书:指张说,当时任吏部侍郎兼修文馆学士,与贺知章同官。丰年:指丰收之年。二十分:指十分之一。

【赏析】

这首诗是贺知章的《送宝志法师归天台》。宝志法师是唐代高僧,曾从智药禅师受法。唐玄宗开元三年(715年),宝志法师奉诏东渡日本,在日本弘扬佛法,并在日本传播中国文化。后来,他又回到中国,于开元六年(718年)在天台山结庵修行,直到开元十三年(725年)才回到长安。宝志法师是一位博学多才的高僧,他的学问广博,能讲十门语言。他的书法和绘画也很有名。他在日本时,曾为日本国王传授佛教经典,还翻译了一些佛经。回国后,他又把佛经翻译成了汉语,让中国人更好地了解佛教文化。宝志法师的事迹传遍了天下,因此人们称他为“宝师”。

贺知章在诗中写道:“大士多时不入城,入城犹未炷炉熏。”意思是说,宝志法师虽然已经回来了,但他还没有去寺庙里烧香礼佛。这句话表达了人们对宝志法师的尊敬和怀念之情。

贺知章写道:“忽吹淮水千峰雨,不费钟山半朵云。”意思是说,忽然间,天空中下起了暴雨,就像淮水倾泻而下一样。这句话描绘了一个大雨磅礴的景象,让人感到大自然的力量之大。同时,它也表达了人们对宝志法师的深深怀念之情。

贺知章写道:“桑叶秧苗俱起舞,葵花萱草亦欢欣。”意思是说,桑树上的叶子和秧苗都在跳舞,葵花和萱草也在欢笑。这句话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同时,这也表达了人们对宝志法师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宝志法师的赞美和怀念,展现了人们对佛法的敬仰之情和对自然的热爱之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