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常州不识山,惠山一见开心颜。
只嫌雨里不子细,仿佛隔帘青玉鬟。
天风忽吹白云坼,翡翠屏开倚南极。
政缘一雨染山色,未必雨前如此碧。
看山未了云复还,云与诗人偏作难。
我船自向苏州去,白云稳向山头住。
惠山云开复合
二年常州不识山,惠山一见开心颜。
只嫌雨里不子细,髣佛隔帘青玉鬟。
天风忽吹白云坼,翡翠屏开倚南极。
政缘一雨染山色,未必雨前如此碧。
看山未了云复还,云与诗人偏作难。
我船自向苏州去,白云稳向山头住。
注释
- “二年常州不识山”:在杭州居住了两年,对周围的山脉并不熟悉。
- “惠山一见开心颜”:当我第一次看到惠山时,心情非常愉悦。
- “只嫌雨里不子细”:只是担心雨中的景色不够细致入微,未能完全展现其美丽。
- “髣髴隔帘青玉鬟”:仿佛隔着帘子,看到的是青玉般的头发。形容雨后山中雾气蒙蒙,若隐若现的景象。
- “天风忽吹白云坼”:忽然间,一阵天风吹散了云雾,使山峰清晰可见。
- “翠翡屏开倚南极”:就像打开的翠绿色屏风,靠在南方的南极星旁边。形象地描绘了天空中的云彩变化。
- “政缘一雨染山色”:正是因为那场雨,才让山的颜色更加鲜明。说明雨后的山水更加绚丽多彩。
- “看山未了云复还”:看完山后,还没等看清楚全部景致,云又回来了。表达了对大自然美景的留恋和不舍。
- “云与诗人偏作难”:而诗人与云之间似乎总是有某种默契的难解之缘。暗喻诗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影响、难以分割的关系。
- “我船自向苏州去”:我乘船向苏州的方向离去。表达了一种离愁别绪,以及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
- “白云稳向山头住”:白云依旧稳稳地停留在山头。象征着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自然美景的依恋。
赏析
本诗通过对惠山美景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首句直接点题,表达了诗人初到此地时的新鲜感和喜悦。随后,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读者带入那雨后的山间,感受到了自然的神奇和美丽。尤其是“天风”、“云坼”、“翡翠屏开”等词语的使用,不仅增加了诗句的艺术性,也使整首诗充满了动感和韵律美。最后两句则是对全文的总结,既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示了宋代诗人杨万里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素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杨万里任两浙西路常山县知县期间。当时他刚到任不久,对于周边的山水景观并不熟悉。然而,当他第一次看到惠山时,便被其美景所吸引,心生欢喜之情。于是,他写下了这首小诗,以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