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雾初开明海日,近树远山青历历。
忽然咫尺黑如漆,白昼如何成暝色。
不知一风何许来,雾开还合合还开。
晦明百变一弹指,特地遣人惊复喜。
海神无处逞神通,放出一斑夸客子。
须臾满眼贾胡船,万顷一碧波黏天。
恰似钱塘江上望,只无两点海门山。
我行但作游山看,减却客愁九分半。

【注释】

过金沙洋:经过长满金沙的海面。

小海:近海的小岛,这里指海南岛。

明海日:阳光照耀海面。

历历:分明可见。

咫尺黑如漆:形容天色昏暗,如同漆一样黑。

暝色:黄昏时的天空颜色,也指傍晚。

不知一风何许来:不知从哪里刮来的大风。

晦明百变一弹指:指日出和日落之间的变化非常迅速,如同弹指之间的事。

客子:诗人自称。

贾胡船:古代一种大船,以货物为业。

钱塘江上望:唐代诗人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有“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此处化用此意。

海门山:今海南省海口市的琼州海峡口外的岛屿。

减却客愁九分半:减去十分之九的忧愁。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的诗。诗人在海南岛上游览,观赏了海雾、海日、海树、海山、海风等自然风光,并由此产生了许多联想。全诗通过描写海雾、海日、海树、海山、海风、海涛及贾胡船、海门山等景物变化,抒发作者的观感与心情,表达诗人热爱大自然、向往自由的思想感情。

首联先写海雾初开,太阳露出水面的景象;次联写海风吹动树木,远处的山峦清晰可见;三联写忽见一片漆黑,原来是大风把海水吹得浑浊不清;四联说这种天气变化极快,一会儿就又是白昼;五联写海神没有施展神通,只好放出一些海雾;六联写忽然间海雾散去,天空湛蓝;七联写海神又施展神通,使海面上布满了雾气;八联写日落时分,海上景色美丽,使人感到惊喜交加。最后两句点出自己的感受是“特地”而发的,即因眼前的美景而产生愉悦的心情。尾联写海上的景色,又回到本题,说明这次游历是“作游山看”,而不是“但为看山”。这两句既照应了题目中的“望”字,又表达了作者对这次旅行的满意和欢乐的心情。

这首诗的写作特点在于,诗人善于捕捉自然景观的特点,运用比喻、象征等手法,形象地描绘出了各种自然现象,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例如,“忽见”一词写出了海风突然刮起的惊险场面;“黑如漆”则写出大海被风吹得一片黑暗的情景;“特地遣人惊复喜”则写出了诗人看到海神施展神通时的惊奇和喜悦之情。此外,诗中还运用了拟人和象征的手法,如“海神无处逞神通”“放出一斑夸客子”“须臾满眼贾胡船”等诗句,都富有诗意和美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