笋舆路转崖欹倾,只闻满山泉水呜。卷书急看已半失,眼不停注耳细听。
石如铁色黑,壁立镜面平。水从镜面一飞下,蕲笛织簟风漪生。
石知水力倦,半壁钟作天一泓。水行到此欲小憩,后水忽至前水惊。
分清裂白两派出,跳珠跃雪双龙争。不知落处深几许,千丈井底碎玉声。
安得好事者,泉上作小亭。酿泉为酒不用曲,春风吹作蒲萄绿。
醉写泉声入柘木,何处更寻响泉曲。
【题解】
兴宁县的东文岭瀑布,在夜明场驿的东面。这首诗是作者游兴宁县东文岭瀑布时所作的五言诗。
【注释】
- 笋舆:小车。
- 崖倾:山崖倾斜。
- 只闻:只听。
- 蕲笛:蕲州(今湖北省蕲春)产的竹制乐器。
- 织簟:竹席。簟是一种用竹子编制而成的坐具。
- 天一泓:天空中的一片水。
- 分清裂白:指水流从高处向低处飞流而下,形成一道白色的水帘。
- 跳珠跃雪:指水面上像珍珠和雪片一样闪闪发光。
- 碎玉声:形容水滴撞击石壁发出的声音。
- 安得:怎能。
【译文】
兴宁县东文岭的瀑布,在夜明场驿的东边。我坐在小车里沿着山崖转去,只见泉水哗哗流淌,声音震耳欲聋。我急忙打开书卷,只见上面的文字已经被冲掉了一半,但我还是不停地注视着它,倾听着它的流动。
那石头如同铁一般坚硬,颜色黝黑而光滑,像是一面镜子,静静地立在那里。水从那平滑如镜的石头上飞泻下来,仿佛有一支蕲州的竹笛和一张竹席,在风中发出阵阵声响。
那石头好像被水的力量所困倦了似的,半山腰的地方,钟声大作,宛如一片汪洋大海。水流至此想要休息一下,但后面的水流突然涌来,把前面的水流都给吓退了。
两条清澈的水从高处向下飞泻,它们汇成一处,犹如一对双龙在争斗。我不知道它们的下落有多深,只知道千丈井底有如碎玉般清脆的声音在响动。
怎样才能让好事的人,在泉边建造一座亭子呢?如果酿造泉水不用曲酒的话,让它随着春风飘荡起来,就会酿成葡萄一样的美酒吧。
我要写泉水的声音,用柘木制成笔筒,哪里再能听到泉水的美妙歌声呢?谁能找到这泉水的曲子!
【赏析】
此诗描写了兴宁县东文岭瀑布的壮丽景色,诗人以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描绘了瀑布飞泻、水珠溅射、泉声叮咚等景象,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全诗语言清新自然,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充分体现了唐诗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