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头定何向,牛尾定何指。我不炙汝心,我不穿汝鼻。
如何不许见全牛,雾隐云藏若相避。行行上牛背,上下三十里。
一雨生新泥,寸步不自致。胡不去作牵牛星,渴饮银河天上水。
胡不去作帝藉牛,天田春风牵黛耜。却来蛮村天尽头,塞路长遣行人愁。
夕阳芳草只依旧,瘦牛何苦年年瘦。
【注释】
牛头:指牵牛星,古人以牛为牵牛。定:必定。指:指点。牛尾:指牵牛的尾巴。炙:烤。我:作者自指。穿:刺穿。见:看见。全牛:指完整的牛。雾隐云藏:云雾遮隔,难以看见。若:好像。相避:互相回避。行:行走。上下:上山下山,比喻劳顿辛苦。三十里:《庄子·逍遥游》“吾徒有生禽心者几何哉”注:“一鸟在手,目不暇给,视瞻之难。”此诗谓往返山间,劳苦奔波,历时三十余里。胡:何,哪。作:成为。牵牛星:即牵牛星宿。渴饮银河天上水:意谓牛口渴时,会喝到银河的水。渴饮:口渴喝水。帝藉牛:天子驾着牛车出行。籍:驾。天田春风牵黛耜:意谓天子驾着牛车出巡,春天来临时,田野上吹来的清风会牵引着耕牛。黛(dài)耜(sì):古代农具,形似犁而小,柄端有齿,用以翻土。天尽头:指天子巡幸之地。蛮村:指偏僻的乡村。天尽头:指天子巡幸之地。塞路长遣行人愁:意思是说天子巡幸之路遥远漫长,常常使人们感到忧愁。遣:使。行人:行者、旅行者,指百姓。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诗人对农民生活的同情和赞美之作。诗人通过牛的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农民艰辛的劳作情景,表达了自己对农民的深厚感情。
首联“牛头定何向,牛尾定何指。我不炙汝心,我不穿汝鼻。”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将牛比作人,形象地描绘出农民辛勤耕作的情景。诗人认为农民的心被炙烤得疼痛不堪,鼻子被刺痛得难受无比,而自己却不愿去伤害他们,不愿意让他们受苦受累。
颔联“如何不许见全牛,雾隐云藏若相避。行行上牛背,上下三十里。”诗人继续描绘农民辛苦劳作的情景,他们为了生活不得不忍受饥饿和寒冷,甚至有时还要冒着生命危险去从事危险的工作。诗人用“雾隐云藏若相避”来形容农民们为了避免受到伤害而采取的自我保护措施。
颈联“一雨生新泥,寸步不自致。胡不去作牵牛星,渴饮银河天上水。”诗人进一步描绘农民们在雨后辛勤劳作的情景。雨水使田地变得泥泞不堪,农民们不得不小心翼翼地行走。诗人用“胡不去作牵牛星”来形容农民们不畏艰难险阻,仍然坚持自己的劳动。同时,诗人也用“渴饮银河天上水”来形容农民们为了生存而不惜付出代价的精神风貌。
尾联“胡不去作帝藉牛,天田春风牵黛耜。却来蛮村天尽头,塞路长遣行人愁。”诗人最后一句以讽刺的口吻指出统治者不应该让农民承担如此繁重的徭役。他呼吁统治者应该关注民生疾苦,减轻农民的负担,让农民过上更好的生活。
整首诗通过对农民辛勤劳作的情景进行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同情和赞美,同时也揭示了社会现实问题。诗人用牛的形象作为象征,将农民比作牛,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农民艰辛的劳作情景。诗人通过夸张的手法和拟人的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诗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让人读后深受启发和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