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时路何近,去时路何远。
山路无短长,人心有往返。
每因赴官期,一出谒乡县。
若非人事牵,无奈老身懒。
初心作此行,夜雨醒醉眼。
孤愁念群驺,尺泥滑双趼。
首涂天全湿,回辙云半卷。
投寺借松床,呼僧同野饭。
颓然佳眠足,得此行役倦。
暂劳新不堪,遐征旧所叹。
松菊岂不怀,樊笼何时免。
瘦藤要觅闲,到了古道院。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全诗共八句。以下是逐句的解释:

  1. 明发五峰寺
  • “明发”指的是清晨出发,“五峰寺”是目的地。
  1. 归时路何近,去时路何远。
  • 表达了诗人对回家的路和出门的路的感觉,即道路的长度和距离感。
  1. 山路无短长,人心有往返。
  • 暗示了无论道路多么遥远,只要心中有目标,就能够克服困难,实现往返。
  1. 每因赴官期,一出谒乡县。
  • 描述了因为公务需要,不得不外出拜访家乡的情况。
  1. 若非人事牵,无奈老身懒。
  • 表达了如果不是由世俗的事情所牵绊,自己会非常愿意去做这些事务。
  1. 初心作此行,夜雨醒醉眼。
  • 回忆起当初决定做这件事的原因,以及在夜间雨水中醒来后感到的困惑与清醒。
  1. 孤愁念群驺,尺泥滑双趼。
  • 形容旅途中的孤独和辛苦,以及泥泞滑脚的困难。
  1. 投寺借松床,呼僧同野饭。
  • 到达寺庙后,借用松软的床铺休息,同时叫来僧人一同享用野餐。
  1. 颓然佳眠足,得此行役倦。
  • 描述在旅途中得到充分的休息后感到的满足与疲惫。
  1. 暂劳新不堪,遐征旧所叹。
  • 虽然暂时劳累,但对于遥远的旅程还是感到遗憾或叹息。
  1. 松菊岂不怀,樊笼何时免。
  • 表达了对于自由生活的追求,希望能够摆脱束缚和樊笼。
  1. 瘦藤要觅闲,到了古道院。
  • 想要寻找一个安静的地方休息,最终找到了一个古老的道院。

赏析:
这首诗以“明发”和“归时路何近,去时路何远”开头,表达了作者对于回家路途远近的感受。接着,通过描绘山路、人情、官场、自然等因素,展现了旅途中的艰辛与无奈。最后,通过表达对自由生活的追求,以及对远离尘世的向往,体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整体上,这首诗通过对旅途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生活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