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雨打万荷,怒声战秋鼙。
水银忽成泓,一写无复遗。
不如微雨来,翠盘万珠玑。
荷翻珠不落,细响密更稀。
清如雪触窗,三更梦闻时。
语君君不信,对境当自知。

微雨玉井亭观荷

【注释】

  1. 微雨:小雨,轻柔的雨。玉井亭:一个观赏荷花的美丽场所。
  2. 万荷:指无数荷叶和荷花。
  3. 猛雨打万荷,怒声战秋鼙:形容大雨猛烈地打在荷叶和荷花上,发出激烈的战斗声,就像秋天的鼓声。
  4. 水银忽成泓:雨水突然形成小坑或池塘,比喻雨水形成的积水。
  5. 一写无复遗:形容雨水将荷花上的水珠全部冲刷掉。
  6. 不如微雨来:不如等到细雨来。
  7. 翠盘万珠玑:像绿色的盘子上镶嵌着无数的珍珠和宝石。
  8. 荷翻珠不落:荷叶翻滚,但上面的水珠却不掉下来。
  9. 细响密更稀:细小的声响更加稀少。
  10. 清如雪触窗:清新如同雪花接触窗户一样。
  11. 三更梦闻时:在半夜醒来听雨声时。
  12. 语君君不信,对境当自知:告诉您不相信,当面对自然景色时应自行体会。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玉井亭欣赏荷花时所见的景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赞美。首先,诗中以“微雨”为开头,描绘了一个宁静的早晨,微风拂过水面,带来丝丝凉意和清新的气息。接着,“猛雨打万荷,怒声战秋鼙”两句通过强烈的对比,展现了暴雨对荷花的冲击,使得它们仿佛在进行一场激烈的战斗。

诗人用“水银忽成泓”来形容雨水形成的积水,形象地比喻了雨水的细腻和温柔。紧接着,“一写无复遗”一句则表达了雨水将荷花上的水珠全部冲刷掉的情景,展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美丽。最后,“不如微雨来”一句,表达了作者对细雨的喜爱,认为它更能体现自然之美。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荷花在风雨中的独特魅力和生命力。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和诗意。这种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也是中国古代文学中常见的主题之一,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