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日东流,我坐自向西。
亦复拜新月,不为学蛾眉。
恭惟月生处,下临故园池。
青松一万株,牡丹三千枝。
床下枕北山,檐前漱南溪。
岁岁身不到,夜夜魂必归。
魂归谅何益,梦觉心自怡。
魂梦尚如许,而况真归兮。
前日至邬子,西山出湖湄。
如见乡人面,一笑相娱嬉。
旅情得暂欣,乡愁动长思。
今朝发康郎,一路能相随。
我船趋都昌,回首尚见之。
偶尔转港汊,极目烟水迷。
不得一揖别,悔懊庸可追。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过湖入赣》,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明发康郎山下亭午过湖入港小泊棠阴砦回望豫章西山慨然感兴
大江日东流,我坐自向西。
亦复拜新月,不为学蛾眉。
恭惟月生处,下临故园池。
青松一万株,牡丹三千枝。
床下枕北山,檐前漱南溪。
岁岁身不到,夜夜魂必归。
魂归谅何益,梦觉心自怡。
魂梦尚如许,而况真归兮。
前日至邬子,西山出湖湄。如见乡人面,一笑相娱嬉。
旅情得暂欣,乡愁动长思。
今朝发康郎,一路能相随。
我船趋都昌,回首尚见之。
偶尔转港汊,极目烟水迷。
不得一揖别,悔懊庸可追。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江西旅行时的所见所感,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明发康郎山下亭午过湖入港小泊棠阴砦回望豫章西山慨然感兴”:诗人早上从康郎山脚下的亭子出发,下午经过湖口进入港汊,小憩在棠阴砦,然后回望豫章西山,感慨万千。

“大江日东流,我坐自向西。亦复拜新月,不为学蛾眉。恭惟月生处,下临故园池。青松一万株,牡丹三千枝。床下枕北山,檐前漱南溪。岁岁身不到,夜夜魂必归。魂归谅何益,梦觉心自怡。魂梦尚如许,而况真归兮。”:诗人看到长江向东流动,自己却向西坐着,他并不羡慕天上的新月,因为月亮是从东方升起的。他仰望天空,想象着月亮生长的地方就是自己的故乡,那里有一万棵青松和三千棵牡丹。诗人躺在床上睡觉,背靠着北山,听着南溪的水声。他每年都没有回到故乡,但每当夜晚降临,他的魂魄都会回到故乡。虽然魂魄回来并没有什么益处,但是当他醒来时,心中会感到满足和快乐。诗人认为,即使是梦境中的魂魄,也比真实的归来更有价值。

“前日至邬子,西山出湖湄。如见乡人面,一笑相娱嬉。旅情得暂欣,乡愁动长思。今朝发康郎,一路能相随。我船趋都昌,回首尚见之。偶尔转港汊,极目烟水迷。不得一揖别,悔懊庸可追。”:诗人前一天到达了邬子这个地方,那里的西山在湖边露出了头。他看到了故乡的人面,和他们一起笑闹嬉戏。他暂时的心情变得愉快起来,但长期地想念故乡的情感也随之而来。现在他出发去康郎山,一路上能和故乡的人们在一起。他的船驶向都昌,回头还能看见他们的身影。他偶尔转到港汊,极目远眺,只见烟雾缭绕。他无法和他们道别,后悔不已,这种悔恨是无法挽回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