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作春山新幛子,尖峰为笔天为纸。
近看点缀八九山,山外远山三万里。
纸痕惨淡远山昏,上有长松青到云。
自嫌松色太青在,旋拈粉笔轻轻盖。
须臾粉淡松复青,至竟远山描不成。
《雨中春山》
谁作春山新幛子,尖峰为笔天为纸。
近看点缀八九山,山外远山三万里。
纸痕惨淡远山昏,上有长松青到云。
自嫌松色太青在,旋拈粉笔轻轻盖。
须臾粉淡松复青,至竟远山描不成。
注释:
- 谁作春山新幛子:是谁创造了这春天的新画卷?
- 尖峰为笔天为纸:用山峰作为笔墨,天空作为纸张。
- 近看点缀八九山:近距离观察时可以看到点缀着八九座山峰。
- 山外远山三万里:从远处看,山的轮廓延伸了三万里。
- 纸痕惨淡远山昏:描绘的画面因为色彩暗淡而显得模糊不清。
- 上有长松青到云:山上有一棵长松树,它的枝叶延伸到了云端。
- 自嫌松色太青在:我对自己的绘画技巧感到不满,认为松树的颜色过于鲜艳。
- 旋拈粉笔轻轻盖:于是拿起粉笔轻轻涂抹,试图掩盖松树的颜色。
- 须臾粉淡松复青:过了一会儿,颜色变淡后,松树又恢复了原来的绿色。
- 至竟远山描不成:最终,无法完全描绘出远处的山景。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春天山景的诗,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和手法,将春山描绘得栩栩如生,富有诗意。首句“谁作春山新幛子”,诗人以“谁”字开篇,似乎在质疑自己是否能够创造出如此美妙的画卷,展现了诗人对艺术创作的自信与自豪。接下来四句,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春山的近观与远景。近看时,山峰点点,宛如点缀在画布上的珍珠;远望时,山峦叠嶂,仿佛连绵不绝于天际。这种对比和衬托,使得整幅画面更加生动、立体。
诗人并未因此满足,而是陷入了自我怀疑之中。他感叹自己虽然技艺高超,却无法完全捕捉到春天的精髓。于是,他开始尝试用自己的粉笔来掩盖,试图让画面更加和谐。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画家发现即使努力掩饰,也无法完全遮盖住松树的色彩。最终,他不得不放弃,承认自己的作品仍有不足之处。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展现了诗人对艺术创作的热爱与执着。同时,它也启示我们在追求艺术创作的道路上,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勇于面对挑战和困难,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