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守九秋霜,通守三春风。太守镜照胆,通守渊涵空。
古来人才在寒士,皇家人才在宗子。君看二赵作庐陵,宽猛晦明两相济。
太守已乘八使车,通守合分五马符。行看二赵俱法从,老夫别献中和颂。
诗句释义:
- 太守九秋霜,通守三春风。
- “九秋霜”比喻严峻的考验或艰苦的环境。
- “三春风”形容通守赵德辉在任上如同春风般温暖和煦。
- 太守镜照胆,通守渊涵空。
- “太守镜照胆”比喻太守具有刚毅的性格,能像镜子一样反映出自己的胆量。
- “通守渊涵空”形容通守赵德辉具有深远的胸怀和包容心。
- 古来人才在寒士,皇家人才在宗子。
- “寒士”指的是出身平凡但有才能的人。
- “宗子”指的是王室的后代,即皇家的人才。
- 君看二赵作庐陵,宽猛晦明两相济。
- “二赵”指的是古代两位著名的人物赵匡胤和赵普。
- “作庐陵”比喻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内取得了卓越成就,如庐陵公在军事上有杰出的贡献,赵普在政治上也有显著的影响。
- “宽猛晦明两相济”形容他们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不同的政策或行为,既有严厉的一面,又有温和的一面,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 太守已乘八使车,通守合分五马符。
- “八使车”暗示太守的职位高,可以乘坐八匹马拉的车。
- “五马符”指通守的身份,通常需要持有朝廷颁发的“五马符”,表示其地位和权力。
- 行看二赵俱法从,老夫别献中和颂。
- “俱法从”意指两人都以法律为准绳行事。
- “老夫别献中和颂”中的“中和颂”可能是对两人治理方式的赞美,强调他们在处理政务时既注重公正也兼顾和谐,是一种理想的政治状态。
译文:
送走吉州的通判,赵德辉上印赴阙,我作为一位老书生写下这首诗。
九秋时节霜气凛冽,春天到来风暖阳和。太守如镜照胆魄,通守似渊涵天地之空阔。
自古英雄多生于平民,皇家英豪出自王室子弟。你看庐陵公赵匡胤和赵普,都是如此,宽严并用,光明与黑暗相互辅助。
太守已坐八匹马拉的车,通守则持五马符令。未来看你们两位如何执法,我则别具匠心献上一首中和颂。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两位官员的形象和他们的政治理念。首句通过自然景象比喻他们的品质,第二句直接点明了他们各自的特点。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他们的治理方式,强调了他们在不同情况下都能做出恰当的决策。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他们未来的祝愿和期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于政治的理想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