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德之母,羲御寅宾。
得天久照,首兹三辰。
正辞备物,肃肃振振。
沦精降鉴,克享明禋。

赏析:

这首诗是描述古代祭祀天地的仪式,体现了古人对自然和宇宙的敬畏之情。诗中描绘了天地间的神圣庄严和人们对神灵的崇敬之情。

  1. 诗句释义及注释:
  • 太常乐:指皇帝在太常寺举行的一种礼仪,用以祭拜天地、祖宗等,是一种重要的宗教活动。
  • 阳德之母:阳德,即日光,象征光明、温暖;母亲,比喻其滋养万物。这里形容阳光给予大地生机和活力。
  • 羲驭寅宾:羲(羲和)是古代神话中的太阳神,驭(驾驭),宾(宾客),意味着羲和驾驭着太阳,为人们带来光明和温暖。寅(寅时),指寅时的时辰,是古代十二时辰之一。这里的“宾”指的是迎接宾客或客人的到来。
  • 得天久照:得到了长时间的阳光照耀。
  • 首兹三辰:首先照亮的是三个星辰(北斗七星)。
  • 正辞备物:用正确的言辞和物品来表达敬意。
  • 肃肃振振:恭敬而有序的样子。
  • 沦精降鉴:使神灵降临,接受人们的敬意和供奉。
  • 克享明禋:能够享受这种祭祀,即能够通过祭祀来向神灵表达敬意和祈求祝福。
  1. 译文:
    太阳的光辉照耀大地,如同母亲的怀抱般温暖。太阳神羲和驾驭着太阳,为人们指引方向。我们得到了长时间的阳光照耀。首先照亮的是三个星辰。我们用正确的言辞和物品来表达敬意。我们的敬意让神灵降临,接受我们的供奉。我们能够享受这种祭祀,向神灵表达敬意并祈求祝福。

  2.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天地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古代人民对于自然的尊重和依赖。通过对日月星辰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魅力和神秘感。此外,诗中还强调了祭祀的重要性,认为通过祭祀可以向神灵表达敬意,祈求祝福。这种思想体现了古代人民对于宗教信仰的重视,也展示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