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清晨喜告余,昨朝膏露降濡濡。夜来舆从留山观,此瑞端呈邑大夫。
我闻之言半疑信,踏破晓光上孤峻。巍然古殿汉天师,水绕丹炉叶明润。
旁观复折取以前,连日祥应讵偶然。我亦尝审甘如饴,是谁执此变化权。
益信人心自灵妙,莫执人神定名号。此机不动万象沈,此机一发靡不到。
此机不属上下中,此机非西南北东。此机无远亦无近,此机至正而大公。
此机夫人之所有,何不自贵自善守。寸善微萌天地知,小恶开元祸随后。
皇天无亲亦无常,愿言孜孜兢兢悠久而无疆。
注释:
奉檄往哭像山复会葬及归自金溪留宿本县仙乐观归而作是诗其二
道士清晨喜告余,昨朝膏露降濡濡。夜来舆从留山观,此瑞端呈邑大夫。
我闻之言半疑信,踏破晓光上孤峻。巍然古殿汉天师,水绕丹炉叶明润。
旁观复折取以前,连日祥应讵偶然。我亦尝审甘如饴,是谁执此变化权。
益信人心自灵妙,莫执人神定名号。此机不动万象沈,此机一发靡不到。
此机不属上下中,此机非西南北东。此机无远亦无近,此机至正而大公。
此机夫人之所有,何不自贵自善守。寸善微萌天地知,小恶开元祸随后。
皇天无亲亦无常,愿言孜孜兢兢悠久而无疆。
赏析: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文学家苏轼,他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观察,描绘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他对自然现象的敬畏之心以及对人的行为的反思。
第一句“道士清晨喜告余”,描述的是道士在清晨告知诗人的消息,可能是关于某种自然现象或者社会事件。这里的“道士”可能是指道士、僧侣等宗教人士,他们常常被赋予超自然的能力。
第二句“昨朝膏露降濡濡”,描述了昨夜的露水滋润大地的景象。这里的“膏露”是指早晨的露水,它象征着大自然的生机和活力。
第三句“夜来舆从留山观”,描述了诗人夜晚留在山上观赏自然景象的情景。这里的“舆从”可能是指官员或者贵族们跟随诗人一同前往山上。
第四句“此瑞端呈邑大夫”,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现象的重要性和影响力。这里的“瑞”可能是指吉祥、好运等美好的事物,而“邑大夫”则是指地方官员或者有地位的人。
第五句“我闻之言半疑信”,表达了诗人对于听到的消息半信半疑的态度。这里的“疑信”可能是指对消息的真实性持有怀疑或不确定的态度。
第六句“踏破晓光上孤峻”,描述了诗人为了追寻真相而不顾疲劳地登上山巅的情景。这里的“孤峻”可能是指山峰险峻、陡峭的特点。
第七句“巍然古殿汉天师”,赞美了古代道教建筑的雄伟壮观和历史悠久。这里的“汉天师”可能是指汉代的道教大师或者修行者。
第八句“水绕丹炉叶明润”,描绘了水环绕着丹炉的场景以及叶子的明亮光泽。这里的“丹炉”可能是指炼丹炉,用于炼制丹药的地方。
第九句“旁观复折取以前”,暗示了诗人在旁观看并从中学到了一些道理或知识。这里的“以前”可能是指之前发生的事情或者经验教训。
第十句“连日祥应讵偶然”,表达了诗人对于连续发生的吉祥事情的感慨。这里的“祥应”可能是指吉祥、好运等美好的事物,而“讵偶然”则表示这些事情并非偶然发生,而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第十一句“我亦尝审甘如饴”,描述了诗人曾经品尝过甘甜的食物并感到愉悦的情景。这里的“甘如饴”可能是指美味可口的食物或饮品。
第十二句“是谁执此变化权”,提出了一个问题:是谁掌握了这些变化的权力?这里的“变化权”可能是指改变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的权力。
第十三句“益信人心自灵妙”,表达了诗人对于人心的感悟和理解。这里的“灵妙”可能是指心灵敏锐、智慧深邃等特点。
第十四句“莫执人神定名号”,告诫人们不要过于执着于人与神的关系,要尊重自然规律和人类自身。这里的“名号”可能是指对人和事物的称呼或标签。
第十五句“此机不动万象沈”,描绘了万物静止不动时的状态和景象。这里的“此机”可能是指某种关键因素或条件,而“万象沈”则表示一切都变得沉寂或静止不动。
第十六句“此机一发靡不到”,强调了一旦某个关键因素被激活,就会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影响整个系统或环境。这里的“靡不到”表示没有一个地方能够幸免于难。
第十七句“此机不属上下中”,“此机”指代那个关键因素或条件,而“上下中”则代表各个方位或领域。这里的意思是这个关键因素或条件不属于上、下、中任何一个位置或领域。
第十八句“此机非西南北东”,进一步强化了这个关键因素或条件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这里的“非”表示否定,而“西南北东”则代表四个方向,表明这个关键因素或条件并不局限于任何特定的方向或领域。
第十九句“此机无远亦无近”,“无远”意味着这个关键因素或条件存在于很远的地方,而“无近”则意味着它存在于很近的地方,不受距离的限制。这里强调了这个关键因素或条件的普遍性和普适性,无论距离远近,都能发挥作用。
第二十句“此机至正而大公”,“至正”表示最正确、最公正,而“大公”则表示公开、公平、公正。这里形容这个关键因素或条件是最正确、最公正的,并且公开、公平、公正地发挥作用。
第二十一句“此机夫人之所有”,认为这个关键因素或条件是每个人都可以拥有的。这里的“夫人”表示一般人,意味着每个人都应该拥有这样的能力或特质。
第二十二句“何不自贵自善守”,鼓励人们珍惜并提升自己的内在品质和修养。这里的“贵”表示重视、珍视之意,而“自善守”则表示自我完善、自我守护的意思。
第二十三句“寸善微萌天地知,小恶开元祸随后”,强调了微小的善行和恶行都会引起天地的变化和灾祸的发生。这里的“寸善微萌”表示小小的善良行为,而“小恶开元祸随后”则表示小小的错误会导致灾祸的发生。
第二十四句“皇天无亲亦无常”,“皇天”指的是天帝、上天之神,这里表示天帝并没有偏爱任何人或事物。这里的“无亲亦无常”表示天帝对待任何人都是一样的,没有偏爱也没有偏向。
第二十五句“愿言孜孜兢兢悠久而无疆”,“孜孜”表示勤奋努力的样子,“兢兢”也表示小心谨慎的样子,而“悠久而无疆”则表示时间无限、没有尽头。这里祝愿自己能够一直努力不懈、小心谨慎地生活下去。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现象和社会事件,表达了诗人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向往和思考。同时,也提醒人们珍惜自己的内心世界和道德修养,不要过于执着于人与神的关系,要尊重自然规律和人类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