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老龙时出没,万斛舟航皆辟易。
此龙脊背已铁石,肯逐时好作人日。
我呼邦人来踏碛,恍然如见河图出。
大巫鸡卜占云吉,小巫竹枝歌转激。
飘石扬沙障江色,尘埃何处不相袭。
摩挲石刻聊偃息,恐有老人来横笛。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汪莘的作品,描绘了洞庭湖龙脊滩的壮美景色和渔民的生活。下面是逐句解释:
云安龙脊滩:这是诗的题目,意思是“云安的龙脊滩”。
洞庭老龙时出没,万斛舟航皆辟易:洞庭湖里的老龙时而出现,巨大的船只都感到害怕而避开。这里的“老龙”指的是洞庭湖中的一条大鱼,它在水中游动时会激起巨大的浪花,因此被称为“老龙”。
此龙脊背已铁石,肯逐时好作人日:这条老龙的身体像铁和石头一样坚硬,不会因为人们的喜悦而去追逐。这里的“时好”可以理解为人们喜悦的时候,也就是人们庆祝新年的日子。
我呼邦人来踏碛,恍然如见河图出:我呼唤着邦国的人们来这里踏沙丘,仿佛看到了传说中的黄河地图。这里的“碛”是指沙漠,而“河图出”则是指传说中的黄河地图。
大巫鸡卜占云吉,小巫竹枝歌转激:大巫师用鸡来占卜,结果说是吉祥的;小巫则唱着竹枝歌,歌声更加激昂。这里的“大巫”和“小巫”都是古代的巫婆,她们通过仪式来祈求神灵的庇佑。
飘石扬沙障江色,尘埃何处不相袭:飞舞的石头和扬起的沙尘挡住了江水的颜色,哪里都看不到江水的原貌。这里的“飘石扬沙”形容江面上的景色非常壮观。
摩挲石刻聊偃息,恐有老人来横笛:我抚摸着石刻,稍微休息了一下,生怕有位老人吹着横笛过来。这里的“摩挲”是指轻轻触摸的意思,而“横笛”则是古代的一种乐器。
这首诗通过对洞庭湖龙脊滩的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和渔民们的生活状态。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渔民生活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