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何嗟峨,猛虎之所藏。
咆哮一震怒,百兽不敢当。
有竹山之阿,挺挺青琳琅。
威凤鸣且栖,众鸟空回皇。
彼䶉独何为,莫夜争跳踉。
钻山窟穴深,啮竹根本伤。
鼠腹涨彭亨,鸱怒独奋张。
谁知樵苏辈,叹彼枝叶黄。
锄耰捣其室,束缚登我堂。
遂令婉娈者,污此牙颊刚。
才质既不同,分守合有常。
曷不效尔曹,窃食仍循墙。
直节永萧森,庇此千仞冈。
【译文】
北山多么崇高,猛虎所居之处。
一声怒吼,百兽不敢面对。
有竹山之阿,挺挺青琳琅。
威凤鸣且栖,众鸟空回皇。
彼䶉独何为,莫夜争跳踉。
钻山窟穴深,啮竹根本伤。
鼠腹涨彭亨,鸱怒独奋张。
谁知樵苏辈,叹彼枝叶黄。
锄耰捣其室,束缚登我堂。
遂令婉娈者,污此牙颊刚。
才质既不同,分守合有常。
曷不效尔曹,窃食仍循墙。
直节永萧森,庇此千仞冈。
【注释】
- 食竹䶉:吃竹子的猫头鹰。䶉,同“鹞”。
- 北山:指北边的高山。嗟峨:惊叹,赞叹。
- 咆哮:凶猛地吼叫。一震怒:一声怒吼。当:面对。
- 青琳琅:青色的美玉,比喻竹。
- 威凤:猛禽,即老雕。鸣且栖:叫声凄厉而悠长,好像在栖息休息。
- 众鸟:指各种飞禽走兽。空:徒然,白白地。回皇:惊惶失措。
- 彼䶉(jiāo):它,指猫头鹰。独何为:为什么独自这样?
- 鼠腹涨彭亨:形容它的肚子鼓胀,象老鼠一样。彭亨:胖大的样子。
- 鸱(chī)怒:鹞鹰发怒时的样子。独奋张:单独振翅高扬。
- 樵苏:砍柴的人,泛指劳动者。
- 婉娈(lěi):柔顺可爱的样子。污:玷污,损害。颊:嘴旁。刚:硬朗的面庞。
- 才质:才能和品质。
- 分守:分工合作,各司其职。
- 效尔曹:效法你们。尔曹:你等,这里指那些偷食的鸟类。
- 窃食:偷偷吃别人的食。
- 循墙:沿着墙根行走。
- 直节:《汉书·朱云传》:“直不疑无兄弟,昆弟少;昆弟多,不疑力能摧之。”颜师古注:“言不疑性直,不为人所屈。”萧森:高大茂密的样子。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对猫头鹰的生活习性、外貌特征以及与其他动物的区别进行描写,来表现猫头鹰的特点和精神风貌。
全诗可分为四部分,前四句写猫头鹰的生活环境与生活习性。首二句点出北山之巍峨、猛虎之藏身之所,接着写猫头鹰在山中发出威武的叫声,使百兽都感到害怕;再写猫头鹰有竹林作依托,显得更加雄壮;最后写猫头鹰在夜晚高声鸣叫,使所有鸟兽都为之惊动,不敢轻易行动。后八句写猫头鹰的生活习性与外貌特征。首四句说猫头鹰在山中生活,以竹子为家。然后写猫头鹰鸣叫时的模样,好像威风凛凛的老鹰在栖息休息,其他飞禽走兽都不敢接近它。再写猫头鹰吃竹子,吃得津津有味,吃得肚子鼓胀,像老鼠一样肥胖;吃得羽毛蓬松,显出威武的样子。然后写猫头鹰的叫声嘹亮,响彻山谷,使所有动物都感到惊恐不安,只好远远地退避三舍。最后写猫头鹰的眼睛明亮有神,牙齿锋利如刀,身体强健有力,非常威武。
最后四句写诗作者对猫头鹰的看法。他看到猫头鹰威武雄壮的样子,不禁想到自己的才能与品德,觉得它们各有千秋。因此提出一个问题:“何不效尔曹(你们)呢?”意思是说:为什么不学习猫头鹰,偷偷地吃东西呢?“效尔曹”是说自己学猫头鹰的样子去偷东西吃。“窃食仍循墙”,是说虽然学会了猫头鹰偷食的行为,但仍是悄悄地行动,不敢张扬;“直节永萧森,庇此千仞冈”的意思是:正直的气节永远郁郁葱葱的,遮蔽着这些山冈。这里的“萧森”是茂盛的意思。
全诗采用对比的写法,将猫头鹰与山林中的猛兽、飞禽走兽进行比较,突出了猫头鹰的威武、勇猛的特点。诗的开头先赞美了山中的环境,接着又描写了猫头鹰的生活习性和外观特征,最后抒发了诗作者的情感态度,表现出诗作者对这种动物的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