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发已白,百谋无一成。
林泉有夙志,芝术寄晚程。
人间好山水,往往尽经行。
辄忌堕圭组,所至欲有营。
卧龙胜兰若,曩游惬平生。
苍茫紫翠间,藤萝路回萦。
上方攀跻迥,遐瞩襟宇宏。
风飒秋岭瘦,云护晓泉明。
汲甘漱芳润,撷香佩华英。
境迷烟霞痼,道豁人鬼盲。
是时驾言旋,濡毫记前楹。
于今已八稔,愧负猿鹤盟。
君今倚岩桂,泠然赋晨征。
仙人饵白石,幽士饭青精。
兴托风尘表,咏味见高情。
欲往从之游,秋梦一羽轻。
静躁本异趣,出处谅欲诚。
胸中一丘壑,敢以易功名。
杖藜如可再,君为寄先声。
南岳宽嘲笑,北山缓讥评。
行亦老菟裘,今姑隐市城。
此心随云归,与山日逢迎。
我们分析这首诗:
- “和鲜于晋伯游卧龙” -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诗人与鲜于晋伯一同游览卧龙山的愉快经历。
- “四十发已白,百谋无一成” - 描述了诗人年岁增长,但仍未实现自己的愿望或目标,感到遗憾。
- “林泉有夙志,芝术寄晚程” - 表达了诗人对林泉生活和追求的执着,以及对晚年生活的期待。
- “人间好山水,往往尽经行” - 描述了诗人经常旅行,享受自然风光。
- “辄忌堕圭组,所至欲有营” - 表达了诗人对奢华生活的厌恶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 “卧龙胜兰若,曩游惬平生” - 赞扬卧龙山的美丽景色,以及它给诗人带来的舒适和满足感。
- “苍茫紫翠间,藤萝路回萦” - 描绘了卧龙山的壮丽景色,以及山路的曲折蜿蜒。
- “上方攀跻迥,遐瞩襟宇宏” - 表达了诗人对于高处的向往,以及其视野的广阔。
- “风飒秋岭瘦,云护晓泉明” - 描述了秋日的山岭和清晨的泉水,展现了一种宁静而美丽的画面。
- “汲甘漱芳润,撷香佩华英” - 描述了诗人在山中寻找美好事物的过程,以及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尊重。
- “境迷烟霞痼,道豁人鬼盲” - 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纷扰的厌倦和对超脱世俗的追求。
- “是时驾言旋,濡毫记前楹” - 描述了诗人回到家乡,拿起笔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
- “于今已八稔,愧负猿鹤盟” - 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履行的承诺感到愧疚。
- “君今倚岩桂,泠然赋晨征” - 描述了友人在山中欣赏桂花的情景,以及他早晨出发去山上的情景。
- “仙人饵白石,幽士饭青精” - 描述了两种不同的修炼方式,一种是用白石作为食物来源,另一种是用青精草来养生。
- “兴托风尘表,咏味见高情” - 表达了诗人对风尘之外的世界的向往,以及他对于高尚情感的追求。
- “欲往从之游,秋梦一羽轻” - 表达了诗人想要追随友人到卧龙山的愿望,以及他对这次旅行的美好想象。
- “静躁本异趣,出处谅欲诚” - 表达了诗人对于安静与活跃生活态度的看法,以及他对于自己选择道路的决心。
- “胸中一丘壑,敢以易功名” - 表达了诗人对于平凡生活的热爱和对于名利的淡然看待。
- “杖藜如可再,君为寄先声” - 表达了诗人希望再次与友人一同旅行的愿望,以及他对未来旅行的期待。
- “南岳宽嘲笑,北山缓讥评” - 描述了诗人对于不同山峰的态度和看法,以及他对于自己选择的道路的坚持。
- “行亦老菟裘,今姑隐市城” - 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他对于世俗纷扰的逃避。
- “此心随云归,与山日逢迎” - 描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状态,以及他对这种生活方式的热爱和珍惜。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与友人共游卧龙山的经历,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内涵,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超脱世俗的追求以及对人生态度的思考。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性。
通过对卧龙山的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美丽。同时,诗歌也通过对自然景观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诗歌中的一些关键词语,如“夙志”、“晚程”、“高人”等,都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象征意义。它们分别代表着诗人对自然、对超脱世俗、对人生态度的不同追求和理解。这些词语的运用,使得诗歌的内涵更加丰富和深刻。
诗歌还通过对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感交流的描绘,展现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和默契。这种情感的交流不仅拉近了彼此的距离,也让读者感受到友情的温暖和力量。
这首诗以其优美的语言、深刻的内涵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对超脱世俗的追求以及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它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欣赏。